中国两千年来,为何难找到一个足以匹配“知识分子”特性的文人?

2020-11-13 10:29:12 作者: 中国两千年来

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仍将“文人”这一概念与“知识分子”划等号。严格来说,我国的“文人”与“知识分子”间存在较大的不同。

“文人”这一概念诞生之初,便是自商周时期的“士”阶级引申出来的。所谓“士”,就是大夫家中的幕宾、邑宰,比老百姓所属的“庶”这一阶层地位高。西周年间,能成为“士”的皆有贵族血统。东周时期,“士”这一阶层发生了分化,它不再是低级贵族的代称,而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能人的称谓。卫士、兵士、策士、学士皆属“士”这一阶层。我们熟悉的“诸子百家”便属“士”中“学士”这一行列。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的思想相对活跃,所以,学士们所表现出来的原创性极强,甚至,成为封建史上的绝响。诸子百家的思想,不但影响了秦汉王朝,甚至,一直被统治者奉行至满清帝国的覆灭。细数下来,自诸子百家兴起至民国时代的到来,这段时期都可划为我国的“中世纪”。我国中世纪的持续时间,足比西方世界的中世纪长一倍,约一千年。

那么,我国的文化究竟与西方文化有何异同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文化自始至终都只奉行着一种“人类元精神”,也就是古代圣贤所倡议的仁、义、礼、智、信等围绕着人类本身所发扬的美好品质。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所具备的“人类元精神”不止一种,既有古希腊哲学家所提出的求知精神,又有希伯来先知倡导的信仰精神。

显然,只有这三种“人类元精神”结合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完备的,我国仅拥有一部分,西方文化拥有的则更多。这种差别,使后来的西方文化发展进度赶超了中国。不过,虽说西方的文化发展进程较快,但两种“人类元精神”同样是存在缺憾的,所以,西方亦要经历为期千年的中世纪。

书归正传,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彰显了我国古代思想者相当活跃的文化原创性及自由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种原创性和自由度是至关重要的。正因我国先秦时期为学士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所以,独创的人类元精神得以成为贯穿未来两千年始终的主体精神文化。

我国长达两千年的中世纪,基本都在不断重复着王朝的分裂、统一,以小农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动。古代的发明家们创造了大量技术发明,然而,这些发明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助力着实有限。必须强调的是,笔者并未否认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但事实摆在这里,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中世纪里,对社会、自然两大领域的知识获取量是相当贫乏的,在理论方面更是如此。

先秦时期诞生了让后世王朝争相推崇的儒家思想学派,然而,当中国进入中世纪阶段后,再未出现过与之类似的新兴学派。原有的儒家,在未来的两千年发展里鲜有变动,即便是出现改变,也是围绕着封建统治或贴合社会现状所进行的被动转型。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儒家思想不过是维护集权统治的思想工具罢了。隋唐以后出现的科举制度,让儒学经典的意味发生了变质。这一时期学习儒学的读书人,他们只是想通过所学的知识应对考试,获取出人头地、跻身官僚阶级的机会罢了。

为何我国古代王朝会出现数量庞大的“腐儒”群体?

孔夫子所倡导的主张被他们挂在嘴边,成了标榜道德的漂亮话。每个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孩子,都要被填鸭式教育灌输儒家经典,背诵那些难以理解的晦涩章句,这种教育模式与鹦鹉学舌又有何区别?这种面对古代文化低眉顺耳的态度,可以说是思想奴性的体现。或许有人会对这一观点持有不同看法,但古代大多数智者的大智慧都展现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上了,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显然,孔夫子及东周先贤营造的思想自由度,在长达两千年的中国中世纪中几乎沦丧殆尽。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