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发型史:大清的两次剃发易服变革

2020-11-17 19:17:41 作者: 中国人的发型

清朝时期,发生了两次剃发易服变革,第一次剃发易服变革发生在后金到清初时期,以原大明龙虎将军努尔哈赤反叛朝廷,割据东北建国称汗为开端,之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入关,与其他势利一起逐鹿中原,到顺治时统一了原大明后期的所有领土。剃发易服变革也随着清军的统一到了留发不留头的高潮阶段。原先东北女真人被明廷统治了两百多年,明廷视女真人为未开化的蛮夷,想杀就杀,非常鄙视和瞧不起。如今未开化的女真人逆袭成为统治者,还要汉人剃发易服,汉人怎会服,因此第一次剃发易服变革充满了血腥暴力。

第一次剃发易服的经过: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原大明龙虎将军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告天”誓师,宣读了与明朝结有的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同时率步骑二万向明朝发起进攻。

随着后金的不断壮大,后金颁发了剃发令。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辽阳,“驱辽民聚城北,奴家聚城南,谴三骑持赤帜,传令自髡剃不杀。”。

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攻下辽阳,“生擒御史张铨,其余官民皆剃发降”。不久辽东各地大小城池尽入金人手中,“官民皆剃发降”。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攻至汉儿庄城外,明副将标下官李丰“率城内民剃发出降”。同年,金军进攻遵化,明中军臧调元被擒投降,“遂令剃发”。

崇祯三年(1630年),后金军降沙河驿,“招降城中人,皆令剃发”。

清初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并且继续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男人不许穿大领大袖,女人不许梳头缠足。”三年,(1638年);“有效他国(指明朝)衣冠,及令妇人束发裹足者,俱加重罪。”

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颁布“剃发令”,因引起汉族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当时有一汉臣孙之獬为得满清欢心,上书剃发,疏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多尔衮采纳了这一提议,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间,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关于孙之獬此人上书求颁剃发令之经过,见:

王家桢《研堂见闻杂记》:“我朝之初入中国也,衣冠一仍汉制。……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人以其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

清初剃发,发饰标准:

秦世祯《抚浙檄草》:“小顶辫发”

《榕城纪闻》云:“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时光流逝,潮流在变,清中叶时,发饰变成了:头顶蓄发部分从清初的一个铜钱大增加到了四五个铜钱大。

至清后期时变成了清代剧里的阴阳头。

关于清初剃发易服,还有一件事不得不说,《清稗类钞》“三圣不剃发”云:“满俗剃发,自世祖入关定鼎,汉人亦遵行之,有不从者,辄置重典。然热河行宫所藏世祖、圣祖、世宗三代御容皆不剃发,诚可异矣。”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