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巷的人居环境科学理念与手艺思想
——南方古民居数字化传承保护
吴诗中
历经六百多年的明清古巷地处长江中下游,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一条长街和三条古巷。当年的工匠们在充分理解“阳光、空气和水”的自然规律以及它对居住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建造出优美且又适合人居住的古街巷。但是,古巷被关注时已经破败不堪,或被风雨侵蚀,或被白蚁蛀蚀,甚至有的已经坍塌,仅剩零星构件,亟需保护。
研究和运用科学的正确的保护方法,对古民居进行保护, 做好三防,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提供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延长木构建使用寿命,适当挖掘古民居的再利用价值,使古建筑原貌与现代城市建设相辅相成,获得新生。
馆藏巨幅油画的保护性价值研究
——以《德涅波尔河的秋天》为例
中国国家博物馆 赵丹丹
文物价值研究是文物保护最基础工作,文物保护应坚持价值优先的保护理念。馆藏巨幅油画因其幅面大、层理复杂、材质分布不均、材质种类复杂,价值研究难度和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均较大,成为文物保护领域价值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报告以一幅馆藏油画为研究对象,从巨幅油画保护研究的复杂性和可行性出发,综合运用多光谱成像将技术和其他科学研究技术,深度挖掘油画包含:材质识别(油料、颜料)、隐藏的图形信息、修复痕迹、油画的修改信息等,进一步探讨该幅油画的材料与创作技法。通过文物本身透视时空,挖掘作者的创作思路,深度挖掘油画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