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人薛涛,她的诗与成都浣花溪水一样,流淌了千年,惊艳了时光

2020-11-20 20:56:27 作者: 女诗人薛涛,

提到唐朝,我们会认为那是一个诗意的朝代。那些脍炙人口、传唱千年的唐诗和才华横溢、奔流涌动的诗人,撑起了一片诗歌的天空。这些诗人和诗歌都会让今天的我们沉浸在美好的诗歌意境中,并带给人无穷美好的遐想。

唐代诗人将他们开阔的视野、最美的语言和无限的才情凝聚于笔端,谱写出一首首时代的旋律。他们叙事抒情,描绘四季、烘托日月,点染江河;他们遍游名山大川,登高望远、凭吊古人;他们赞叹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他们诗意旅途,寻仙问道,抒写人生。

他们一无止境的浪漫色彩和有生的现实姿态将诗歌的天空点缀得熠熠生辉,在这片天空中,有像李白和杜甫那样的双子星,也有星罗棋布在天空中的多姿多彩的群星,他们用横溢的才华迸射出最耀眼的光芒将诗意的天空打扮得五光十色。

那是一片闪耀着群星光芒的天空,那是一片让人仰望群星光芒的天空,那也是一个充满华丽篇章的时代。

在星河与长空中,有一位女诗人,她以柔和的色彩和柔美的光芒,格外引起人们的注意,她就是薛涛,一位生活在成都的女诗人。

现在的成都,一条河流从西向东穿过这座繁华的城市,而另一条则在城南自西向东流淌。在薛涛生活的时代,这两条河流都流淌于城市南端,它们都有着众多的名字,靠近城墙的那条被称为内江、锦江、浣花溪,或是百花潭。

唐代的另一位诗坛骄子王建,曾是薛涛的追求者,他声情并茂地写下了一首诗,寄托对这位才女的倾慕,王建写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王建诗中说,薛涛居住在万里桥边,万里桥这个名字源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之口,暗示蜀中大臣费为出使吴国,诸葛亮为他送行,就在这座桥边,诸葛亮深情厚望地对他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此人们把这座桥称为“万里桥。”

读了王建这首《寄蜀中薛涛校书》不难想象,王建是如何被薛涛的才情所倾倒。薛涛这位在以男性诗人纵横文字的唐代诗坛上,她的横空崛起该是有多么的令人赞叹。

浣花溪边的万里桥旁,至今还耸立一座点缀着两岸秀丽风光的“吟诗楼”,那是薛涛度过晚年时光、吟咏诗歌的地方。

如果时光回到薛涛生活的那个时代, 我们就可以看到她的晚年生活,那是安闲宁静的充满诗意的生活。但她没有躲在清幽的小天地里把自己和现实隔绝开来,她依然用诗歌谱写人生,依然关心家国事。

这首《筹边楼》,便是她生活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薛涛的这首诗名为“筹边楼”,筹边楼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它位于成都西郊,由唐代著名宰相李德裕规划设计建造而成,李德裕当时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资治通鉴》记载:“德裕至镇,作筹边楼,图蜀地形,南入南诏,西达吐蕃。”由此可见,李德裕建造筹边楼,不仅可以供人们登览游赏,还有用于地理与军事方面的用途。

后来李德裕调任到其他地方,离开成都时,薛涛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时事,写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是对筹边楼的描写。“平临云鸟”说明这座楼很高,从“八窗秋”三字又可以看出,登上筹边楼,视野是相当开阔的,登楼远眺,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进入眼帘。

第二句点明筹边楼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成都的形胜之地。成都在唐代属于剑南道,根据唐代相关的地理文献资料记载:“剑南道,为府一,都护府一,州三十八,县百八十九。”薛涛诗中“四十州”,是取其整数而说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