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中国史上第一巨贪,名气不大心却很黑,和珅都贪不过他

2020-11-23 15:20:48 作者: 他才是中国史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大一统王朝中最矛盾的一个王朝。一方面宋朝非常富裕,如果抛开晚清政府那丧心病狂的征税手段,实际上宋朝的税收是整个封建王朝最多的。

但百姓富足军队人数多,不代表这些士兵能够打仗,更不证明宋朝就很强大。实际上资产富有却没有相应实力的宋朝,在当时的北方政权看来是一个香饽饽,说白了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后来大家也知道,靖康之变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永远的疼痛。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王朝的覆灭往往先是由内部的腐朽而引起的,在靖康之变发生前夕,有六个大奸臣在朝中兴风作浪,他们对于靖康之变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六个人史称''北宋六贼'',其中之首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蔡京。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蔡京,而是其中另外一个名为王黼(fǔ)的人。

王黼本来名叫王甫,然而这个名字和东汉时候的太监撞名了,因此皇帝便给他赐名王黼。王甫生于1079年,在他能够登上朝堂时,正值北宋末期。宋徽宗上台之后,醉心花鸟而无意理政,以至于奸臣当道,百姓叫苦不迭。

王黼本身是个人才,在崇宁年间高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口才了得,并且十分擅长察言观色,和很多官场上的老油条都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搭上了何执中这条大腿。

通过在何执中儿子面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而博得了何执中儿子的好感,而何执中的儿子回头就向何执中举荐王黼。何执中是谁?宋徽宗时期的宰相。好不容易求见到了何执中,王黼极尽摇唇鼓舌之能事,终于在何执中的推荐之下,出任了校书郎一职。

校书郎不是王黼的目标,他进入官场后继续通过自己强大的交际能力讨得重臣们的欢心,只求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很快,机会来了。

老宰相张商英在皇帝面前逐渐失宠后,最有可能继任张商英宰相一职的人就是蔡京。王黼一听到消息立马想办法开始转头巴结蔡京,先是在皇帝面前公开说蔡京的好话,回头私底下多次与蔡京示好。

等蔡京重新当上了宰相一职后,曾经帮助过他的王黼自然被蔡京看重,担任了御史中丞一职。校书郎到御史中丞,王黼的升官速度堪比火箭。巴结完蔡京之后,王黼又攀上了另一棵大树,那就是''北宋六贼''中的又一''贼'',梁师成。

在历史上,蔡京、王黼还有梁师成都是北宋六贼的成员,只不过蔡京、梁师成等人先发迹而已。

攀上梁师成后,王黼对他就像对自己的亲爹一样好。要知道当时王黼本来的亲爹刚刚去世没多久,他就迫不及待在朝廷里认了''新爹'',他的亲爹要是泉下有知,非得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不可。

王黼如此低声下气还是有用的,在梁师成的帮助下,皇帝很快就任命王黼出任右丞相。

对于王黼这样舐痔之徒,一旦身居高位之后会做什么呢?当然是横征暴敛,疯狂搜刮百姓。他虽然仅位列''北宋六贼''之一,但这个''贼''可是窃国贼,再加上宋朝的富庶几个康乾盛世都不够与之相比,因此真正算起来,他可是比和珅还贪的贪官。

搜刮民脂民膏,强抢民女这些事情肯定少不了,但除开这些外,王黼另外还干了件事,可以说间接导致了北宋灭亡,那就是设立应奉司。应奉司干啥的?说白了就是网罗天下珍异之物,将那些奇珍异宝献给朝廷的,王黼就是这个应奉局的提领。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就算没看过但也知道其中的内容。在小说中吴用、之所以会落草为寇,正是因为''智取生辰纲''之事,而这应奉局所运送的则是''花石纲'',比''生辰纲''更加过分,可以说是竭天下财力供应奉局的费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