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越南人尊为祖宗的三国英雄,在国内却鲜为人知

2020-11-26 12:02:50 作者: 被越南人尊为

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游戏中,有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英雄都被忽视甚至无视了,那就是割据交州的士燮。士燮在三国乱世中确保了交州太平,将广州发展成南国极度繁荣的商贸中心,在越南人那里更是被视为文化始祖。这样的英雄人物,当然应该介绍给大家了解。

在中原鼎沸的三国时代,曾有一片世外桃源,四十年间少闻金鼓之声,却被罗贯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这也难怪,《三国演义》写得都是家国天下、王图霸业、金戈铁马、阴谋诡计,没有矛盾冲突,好戏他出不来。而这片被各种大戏遗忘的土地就是士燮治下的交州。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其故地设立交趾刺史部,为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下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一作交阯)、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都在今天越南境内。后来海南岛上的珠崖、儋耳两郡被废除,到了东汉时期,交趾刺史部正式称为交州,仍辖七郡,在三国时代成为士燮的地盘。

东汉的交趾刺史部

士燮的“避乱”技能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的祖上是鲁国汶阳(今山东省肥城县汶阳镇)人,为了躲避新莽之乱,举家迁徙到交州。

繁衍生息六代后,士燮的父亲士赐在汉桓帝时出任日南太守,作为官宦子弟的士燮游学京师,寻师访友,钻研《左氏春秋》。他通过举孝廉,补授为尚书郎,进入中央办公厅工作,但这种官向来是不好做的,很快就因事免职。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士燮的书没有白读,又通过举茂才,出任巫县县令,积累了地方行政经验。而黄巾起义的爆发和父亲的死,使他得以返回交州,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当时朝廷忙于镇压黄巾军,对于远悬岭南的交州,急需熟悉风土人情的官员前往镇抚。士燮同州为官的父亲去世,免去了亲属回避制度的麻烦,就在这时出任交趾太守。当然以朝政的混乱状况来看,也不排除士燮疏通关系,自请回乡。

士燮赴任交趾太守,那里地广人稀、物产丰饶,一派安定祥和的气氛。而在他的身后,黄巾之乱的平定并未使局势稳定下来,朝中外戚宦官恶斗,地方军阀势力并起,大乱才刚刚开始。

西方人捣鼓出来的马尔萨斯理论,其实是古代中国的真实写照,人没死够是消停不下来的。(注:马尔萨斯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只有通过战争、饥荒等手段来消灭过剩人口。)这时候,就能体会出老子推崇的“小国寡民”的妙处了。

士燮之所以能在交州站稳脚跟,还是要归结到东汉的根本问题——豪强问题上来。士氏在交州经营数代,家族壮大,虽然比不上中原士族,但在这偏僻之地,也算是一方土豪,势力盘根错节。

当时的交州刺史叫丁宫,是中原沛国人,士燮的弟弟士壹与他交好,后来丁宫入朝做官,士壹为他饯行,态度殷勤,令人感动。丁宫许下诺言:“刺史若待罪三事,当相辟也。”待罪三事是自谦的说法,就是出任三公,意思我做了三公,一定提拔你。

这说明士氏立足于本地发展的同时,还注重与外部势力的联系,并非目光短浅的坐地户。

后来丁宫先后做了司空、司徒,果然向士壹发来了征辟令。士壹千里迢迢地到洛阳去了,可惜时运不济,人还没到丁宫就被免职了。紧接着发生了外戚何进与宦官十常侍同归于尽的惨剧,朝廷的统治力量空前削弱,董卓大魔王霸气登场。士壹虽然受到新任司徒黄琬的礼遇,但因董卓厌恶,未能得到官职,于是他趁着西迁长安的混乱之际,逃回交州。

《三国杀》的士燮

恰巧这时新任交州刺史朱符因为治理无方,引起激烈反抗,被土著所杀。据《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中薛综所言:“侵虐百姓,强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贼并出,攻州突郡。符走入海,流离丧亡。”交州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