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才知道的: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才不是,背后故事另有天地

2020-11-26 18:32:42 作者: 读三国志才知

94版演义第三十四集中,赤壁大战前夕 诸葛亮被周瑜为难要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于是诸葛亮利用曹操心性多疑的性格,在江面大雾中用稻草人假以偷袭的趋势最终“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但实际上《三国志》是这样讲的: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公元218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军事对峙时期)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大概意思是,孙权乘坐大船而来,观看曹军的阵容,曹操多疑没有乱动于是下令弩箭乱射,箭全部射在了一侧船舷上,船向一边倾斜,眼看很快船就要翻了,孙权下令把船转过来,让船的另一侧面对敌人,等这一侧也中了许多箭,船恢复平衡后,才乘船而归。

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还原历史: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孙权率军采用积极防御策略,用水军包围,俘虏敌军3000多余人,淹死的也有好几千,而后数次主动挑战,硬是逼得曹操坚守不出。 于是孙权亲自驾小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曹军诸将都以为是挑战者来了,准备攻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的军队。”命令严整军队,弓弩不得妄发。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操远远地看见孙权的舟船军队返回中还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孙权返回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而后又附一张小纸条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对众人说:“孙权不会欺骗我。”于是带领军队回去了。

可以看出,无论是魏书还是吴书中的记载都和诸葛亮没什么事,不同点无非是孙权乘大船还是乘小船闯“曹营”,以及曹军有没有箭射孙船。

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证明,草船借箭和诸葛亮没有关系。

大家都知道草船借箭发生在赤壁大战时期,赤壁大战发生在公元208年,而“曹孙濡须对垒”是发生在公元213年,也就是说发生在赤壁大战五年之后。

可以说这件事是罗贯中“移花接木”到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为其原型。

现在看来,相比于“曹孙濡须对垒”这件事,尤其源头而产生的名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更可谓是名震古今!

不过在笔者看来,最吸引人的不是“孙权乘船穿曹营”,而是孙权写给曹操的那封信,可谓是极具智慧与艺术性!

最起码可含两层含义:

其一,是外交上明面的“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似谦和恭敬,却又文艺范十足,但实际上却暗藏威胁,是要告诉曹操:春雨绵绵,大水将至,很不利于你北方将士作战,难道你记不起来上次赤壁是怎么败的吗,要不要我在烧你一次?可以说是软硬皆施!

其二,是暗地里的小纸条“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这句话才是最关键的,有点像直接开骂的意思,你曹操不死我孙仲谋寝食难安,妙就妙在这里,想象一下一个能让自己寝食难安的人会是一般人吗?三国时期枭雄众多,但能够入孙权这个江东之主法眼的无非是曹操、刘备。对曹操来说同样如此,煮酒论英雄时是刘备与操耳,赤壁后又多了一个孙权,这也不难得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缘由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