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人物之薛宝琴:兼具宝钗和黛玉的优点,成为贾府败落的见证者

2020-11-27 16:09:26 作者: 红楼人物之薛

《红楼梦》两大女主角宝钗、黛玉各有千秋,一个山中高士,一个世外仙姝,作者借贾元春口评点她们二人与众不同,不仅才华高绝,更美如天仙,心思灵巧。但故事缓步推进到第四十九回时,因为亲戚上门来,一个薛宝琴突然出现,瞬间让宝钗和黛玉的都为之失色。

薛宝琴是一个非常突兀的人物,她不是通房妾室,不是丫鬟奴仆,而是薛宝钗的妹子,薛家正儿八经的小姐,曹雪芹对她着墨不少,而且刻意避开了描写她的外貌,提起林黛玉我们想到似喜非喜含情目,提起薛宝钗我们想到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但想到薛宝琴,脑海里却只有贾母看到那幅《艳雪图》,宝琴和宝玉并立的画面太美好,让原本站宝玉黛玉的贾母也动了心思。

虽然不写外貌,却借书中其他人物的表现,精心勾勒出一个完美的宝琴形象。贾宝玉认为宝琴风姿更胜过绝色的宝钗,贾母见到宝琴高兴万分,瞬间喜欢上,要她跟着自己一处吃一处睡,还把珍藏的凫靥裘拿出来给她穿,这待遇更在亲外孙女黛玉之上,要知道贾母和宝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宝琴能获得这些人的喜爱,自然堪称完美。

很明显,宝琴兼具了宝钗、黛玉两人的优点。撇开容貌不谈,宝钗更懂周旋人事,黛玉的才华更孤绝惊艳,而宝琴不仅才思敏捷,一首红梅诗让湘云、黛玉、宝玉都叹服,还深谙人情世故:贾府大总管赖大奶奶善于逢迎贾母的心思,送给薛宝琴两盆腊梅、两盆水仙,宝琴立马就分出两盆给黛玉、湘云送去,黛玉不太喜欢这些礼节来往,但还是收下。

宝琴的才华与黛玉只怕不相上下,做人做事却没有黛玉那么孤傲,而是更像宝钗。既然宝钗和黛玉已经足够美好,曹雪芹为何还要设计一个宝琴呢?宝琴是没有列入《金陵十二钗》名册的,她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局外人闯入局中,做了个见证者。

要想了解宝琴这个人物背后埋下的引线,首先就得从与宝琴密切相关的事物开始分析。宝琴最浓墨重彩的一出是哪?“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宝琴被许给了梅翰林之子,“雪”隐喻的是薛,流离世界之中,白薛红梅傲然,梅花不受风雪所侵,越是寒冷越是开得肆意而美丽,这就是宝琴的结局,她是诸多女子中难得能够圆满幸福的人,不管四大家族如何败落,她都不受影响。

如果这点还不足以证明,那么后来众人一起放风筝时,探春的“凤凰”、宝玉的“美人”、宝钗的“大雁”、宝琴的“蝙蝠”各有隐喻,探春是要远嫁成为王妃,而宝琴,蝙蝠在古代文化中寓意吉祥有福,所以宝琴的结局怎么可能差?

《红楼梦》写的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每个女子都薄命,身不由己,但宝琴很特别,在抽花签那一回目中,宝钗、黛玉、湘云、李纨、探春香菱、袭人、麝月都掣了花签,暗示了结局,但宝琴却没有,因为她的结局不在薄命之列,这再次证明宝琴是红楼的局外人。

既然是局外人,宝琴在石头记的故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笔者以为,宝琴很可能是贾府、或者说四大家族衰落的见证者。为何这么说呢?其一是宝琴的结局与红楼诸女格格不入,就像神仙下凡,完美的人物,没有缺点就是最大的缺点,所以不能列入十二钗;其二就是宝琴每次出现,都是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

宝琴见证了大观园姊妹吟诗作对,自己写了怀古诗隐喻她们的结局,但没有一首诗涉及她自身。最直接的描写莫过于除夕之夜宁荣二府祭宗祠,宝琴明明不是贾家的人,居然可以进入宗祠观看,这不符合风俗,但曹雪芹让不合理变为合理,一定要宝琴去看看宁荣二府先辈的荣耀,如此一来,后面再写宁国府祠堂诡异之事暗示贾家将败时,对比才更为鲜明。

而且,宝琴与十二钗还有一点不同。在十二钗中,迎探惜三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直被关在贾府,没有远行;宝钗和黛玉风尘仆仆,从原籍赶来贾府,但也没有四处走走看看,宝琴却自幼跟着父亲走遍天下名山和胜水,见多识广,外国美人也见过,很有可能,曹雪芹就是要将宝琴设定成一个来这世间走一遭看一看、但绝不涉及那段风流公案的独特存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