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醉卧之形
婚姻不是儿戏,即便是政治联姻的需求,李白也不可能一直通过与权贵之家结亲来谋取仕途。在李白三十岁的时候,来到了长安,在这里李白通过人脉逐渐搭上了玉真公主这条大船。李白为人洒脱,而且风度翩翩,不仅仅会诗文,而且还会舞剑,对于这样的人才,玉真公主自然来者不拒将其留在了身边。
贺知章
但是李白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来到玉真公主身边的,但是玉真公主似乎从未有过将其推向朝堂的意思,只是为了让其为自己写诗取乐罢了,最终李白郁郁不得志,离开了长安。直到李白三十五岁有一次来到长安结识了贺知章之后,贺知章对其大加赞赏,称其为"谪仙人",李白才名声大噪,被玄宗召进宫去,供奉翰林。满心欢喜的李白本以为这次自己终于要步入仕途,一展才华了,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如笼中鸟雀般的生活。
2.天子身侧的笼中雀
进入宫中的李白,本以为是走上仕途的际遇,没想到却变为帝王身侧的玩物,这与李白向往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李白虽然被供奉为翰林,但是实际就是担任了唐玄宗的私人秘书,每日的工作便是为皇帝、妃子写诗取乐,毫无意义可言,根本不可能参与到朝堂政治之中去。最终在失意之中,李白仅仅在宫中待了不足两年,便愤然离开了长安,而李白的离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唐玄宗
首先是李白本身失意之下的心灰意冷,已经四十多岁的李白,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进入朝堂政治之中的机会,然而却成为了帝王一人的玩物、取乐工具,与政治没有半分关系。这使得李白在宫中郁郁不得志,每日借酒消愁,但是这依旧掩盖不了李白的才气,却实现不了李白的政治理想,最终选择了离开这座让他失意的长安城。
杨贵妃
而另一方面就是李白桀骜性格在宫中不讨喜,使得玄宗由喜爱变为了讨厌。李白在宫中的表现,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恃才傲物",常常对宫中之人蔑视无礼。但是宫中之人皆是皇帝的近臣,面对李白的行为,难免不在皇帝耳边抱怨,尤其像高力士这样皇帝数一数二的近臣也对李白不满。久而久之,皇帝对李白好感也逐渐消失,不再看重李白,而宫人们也见风使舵,挖苦李白,最终李白选择离开了长安。
1.科举制度的无情
对于李白的人生之路,科举制度的无情应该是李白仕途之路上最大的阻拦。参加科举制度的硬性要求,彻底将李白拒之门外,必然凭借李白卓越的才华,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因为李白的出身,这一切都变得不再简单,李白一路上坎坎坷坷,为了踏入仕途不惜谄媚权贵,却依旧得不到想要的人生。
农民耕种图
但是对于科举制的无情,我们是否也要区别看待呢,将商人子弟排除在科举考试之外,也必然有其道理。士农工商,将商人排在社会的最底层,对于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当时的社会基础来说,农业、农民是统治的经济基础和人口基础,而士人又是统治阶级的组成,因为他们的地位必然要抬高。
商人经商之盛况
而且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安土重迁是其根本特征,农民的安土重迁心理,对于封建王朝来说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统治基础的稳定。农民的稳定性,远远高于商人、手工业从事者,因为商业活动的开展必然是广泛的,常常需要四处走,这给封建统治者的户籍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而且商业利润高,一旦不限制商业的发展,引发大批人弃农从商,就会导致统治基础的混乱。因此科举制度将商人子弟排除在外,也是时代发展所需,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