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元
第840期
宁国仙氏聚居地——“仙家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改名仙霞村。村落地处宁国市东南、皖浙边陲,是宁国市云梯、杨山及安吉县章村镇、临安市於潜镇通往宁国市区的必经之地,周边盛产毛竹、元竹、山核桃、中药材等农副产品,自古即皖浙边界较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一、敕 赐 仙 姓
北宋末期河南汤阴县人先柏龄,太学生,官宣州佥判。“先”姓,出自晋公族先氏。先柏龄曾预言“靖康之难”。后来果如其言,宣和七年(1125)冬,金兵大举攻宋,靖康二年(1127)攻陷宋都汴京(今开封市),掳走徽宗、钦宗,北宋灭亡。高宗赵构于建炎二年(1128)三月,念其忠勤,赐与敕诰,称之“驭民以安,养亲惟色……曰廉曰孝,不愧昔贤”。高宗皇帝以为柏龄如同“仙人”,因而赐姓“仙”。清《康熙字典》在解释“仙”字曰:“又姓。柏龄生二子:仙立、仙本。
仙立,字绍初,建炎初年(1127)护高宗南渡,因功进封殿前都虞候,不久转武毅郎。绍兴五年(1135)随从岳飞镇压杨么起义军、攻破剧盗戚方,屡立战功。高宗欲赠以宝玩丝绸钱币诸物,仙立谢绝道:“臣以犬马微劳荷国厚恩,常惧无以报,今复有所赍予,非臣敢当”,皇上愈加称赏,又感其父预言如操左券(喻事有把握),进而赐姓仙氏,授官玺,敕领惠州刺史(食邑700户)。仙立仕至右武大夫、殿前司统制,卒葬杭州西湖北之九里松。
仙立子仲友,字辅仁,武举出身,仕至武经大夫和宣州、歙州、广德军三郡都巡检使,镇守孔夫关,因闻孔子曾结庐关西长安山下(一名朗山,位于仙霞村落上首),故追慕孔圣人而卜居长安山下,遂为宁国仙氏始祖。仙仲友卒于官邸,葬宁国县云梯茅里,今为云梯村钟鼓岭组。
二、仙 氏 族 谱
自宋、元、明朝以至清康熙、乾隆、嘉庆朝,《仙氏族谱》凡八次递修,内容详备。至道光戊戌续修,及至咸丰岁不幸遭“洪杨”之难扰害数载,数千仙氏人丁锐减,不足十之一二。故生卒、嫁娶、葬所一时难以确定。直至光绪丁酉年(1897),举合族遗存人员,合力查找、登记,越二年,于庚子岁(1900)阳春三月,族谱告竣。谱列十四卷,卷之一为新序,旧序,凡例,家规,修谱名目,领谱字号,卷号,目录,排行字派。
卷之二为各房世系。
卷之三至卷之十为各房历代世表。
卷之十一为敕命。仙时忠、仙客谨、黄孺人崇祀乡贤缘由。邑侯仙公(克谨)遗爱碑记。建安仙侯(克谨)生祠碑记。仙客谨重修儒学记。重修房村口立马桥碑记。建安令公仙侯学田碑记。大中丞仙公捐金置隆平学田记。重建度门寺记。重建奥渡桥记。鼎建禄青桥碑记。鼎建乐善桥记。重修望仙桥碑记(两篇)。重修冷渡桥碑记。重建乐善桥碑记。仙大中丞创置役田碑记。仙氏捐资置义田义塾序。袁淑人洡。仙廷榜等人墓志铭。仙客谨墓志铭。诰封孺人汪太君墓志铭。邑令梁中孚作烈女传。
卷之十二至十四为画像、像赞、墓图,朗山仙氏村图、祠堂图。后跋。
仙氏字派,从十四世始设排行字派:长、如、志、宗、尚、廷、汝(克)、守(作、之)来、祖、贻、基、德、大、孙、徵、祚、世、昌、臣、昭、启、云。
自仙柏龄始,仙氏已传承至38世。
三、仙 氏 家 训
惇孝悌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故孝者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虎狼知有父子,禽鸟亦知反哺,而况人乎?古人事亲处常处变,皆有其道,备载经史,垂训炯然。古之人,同乡共井者,尚相友,相尚,相扶持,不啻家人父子,而亲睦成风,矧本族乎。凡为子者,当讲究体行承颜、慰志致敬,尽诚以事父母,必如古之圣贤,然后无忝子职。
崇祭祀 人之所贵敦本崇源,范先生节要以奉先一篇为首《礼记》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封内山川,大夫祭五祀,士庶人则祭其祖先。近世风俗多奉神袛,而少祀祖先。士庶人不祀祖先而祀神袛,失礼大大矣。神袛岂享不孝者之祀乎?今后尔等须依文公家礼,立神主牌位,祀奉先灵。倘家道不给,宜于父母忌日,按时祭拜,不失子孙之孝思,亦合后人知所仿效。孔子曰:祭之以礼。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