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至六朝 立蛙纹鼓 著录于《西清续鉴‧乙编》卷18页1《汉铜鼓一》
乾隆时期编纂的第一部铜器图录为《西清古鉴》(1755),总计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第二部为《宁寿鉴古》十六卷(约1781),收录新增入藏品,并陈设于改建之后的宁寿宫。第三部《西清续鉴》(1793)分为两部,《甲编》二十卷,收录紫禁城的藏器;《乙编》二十卷,收录盛京奉天行宫的藏器。以上图录合称为“西清四鉴”或“乾隆四鉴”总计收录4105件器物,是官方最具规模的传世铜器图鉴。
精绘形模
铜器的制作与使用,盛行于商朝和周朝。铜器的收集、编书与研究,始于宋代。记录铜器的方式包括丈量尺寸、摹写或传拓铭文、描绘图像。认识铜器的第一步,在于器物专有名称和形体样貌的连结,宋代的编书方式,即是按器形的分类作为卷次安排,以达到图鉴的效果。到了乾隆皇帝的《西清古鉴》(1755)时,由名称来看,书中的铜器已达七十个类别,同时成为其他材质模仿的古器象征。“精绘形模”单元以累积至今日的认识成果,重新将乾隆时期的宫廷铜器收藏,依相同形制排列,可见个别器物随着时代、区域有着风格演变。
每一类铜器皆有其专属名称,随着对于器类认识的改变,名字也会变动。以铜簋为例,从宋代到清乾隆时期,被命名为“敦”或“彝”。
西周晚期 师寏父簋 著录于《西清续鉴‧乙编》卷12页29〈周师寏敦〉
在功能与形制方面,匜取代盉作为注水器,和盛水器盘搭配使用,约出现于西周晚期。〈凫叔匜〉以兽身作盖的形式,可能源自于觥形器。两类器的形制相承转化,也说明宋至清的铜器图录中,觥、匜不分的情形其来有自。
商代晚期 宁戈父丁盉 著录于《宁寿鉴古》卷12页41〈周父丁盉〉
西周晚期 凫叔匜 著录于《西清续鉴‧乙编》卷14页41〈周唯叔匜〉
西周晚期的凫叔匜,器身嵌以红铜装饰,自口沿至腹底计有七层图案,分别以对顶三角纹为界,布列成格状。纹饰由上至下为凤鸟纹两层、独角神兽纹四层,最下层为写实鹿纹。
战国 嵌红铜鸟兽纹壶 著录于《西清古鉴》卷21页13〈汉螭鹿壶二〉
《西清古鉴》卷21页13〈汉螭鹿壶二〉线绘图
将铜器作为模仿的对象,是乾隆皇帝提倡,避免流于俗套的因应之道。仿制的铜器类型,以鼎、尊、壶为主;媒材包括玉器、竹雕器、掐丝珐琅器等。
商代晚期 兽面纹贯耳壶 著录于《西清续鉴‧乙编》卷5页34〈周饕餮尊四〉
清 竹雕兽面纹贯耳壶
学古有获
从礼器应用的角度,乾隆皇帝曾将古铜器重新选配成组,作为国子监的孔庙祭器。随著文物知识进展,铜器的理解有着巨大转变。相较单件的铜器,不同器类的组合关系,更能探讨作器者的身分和时空背景。透过铜器上的铭文,可以在乾隆时期的宫廷收藏中,找到来自相同族氏,甚至是同一位作器者的铜器组合,并能与出土材料互相联系。经过时间推移,铜器从历史现场、宫廷收藏,进入到博物馆,一次又一次的注解,记录着古物,也记录了时代。
国子监为古代教育管理机构及最高学府。乾隆皇帝重视其礼仪定制,于十四年(1749)更换木、瓷祭器,以铜器厘正。三十三年(1768),命大学士傅恒修葺国子监文庙。隔年落成,为尊孔子从周之志,择内府藏周代铜器十件,颁置于文庙大成殿,作礼器用备,统称“周笵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