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的乡村振兴
——第二届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印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张丹 谭秋梅
咸宁是一片文化热土,近年来涌现出众多诗词爱好者。近日,记者获悉,由湖北省作协、咸宁市文联、市农业农村局和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主办的第二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圆满结束。让我们聆听一群文学爱好者与诗歌的不解之缘和美丽故事。
5千余作家1.2万余篇作品参赛 “一粒麦子,它总是书写着一片麦子,一片麦子总是撑起一片金风中的秋色,而一个麦子诗人,他总是想到祖国,想到祖国时,他像国徽上的麦子一样荣耀……”这首以《麦穗》为题的新诗,是获得此次诗赛一等奖的组诗《新乡村叙事》中的一首。农民诗人梁文奇饱含深情地说:“我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我要用手中的笔永远为她歌唱!”
本届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共收到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08名作者投稿共计12106篇,其中新诗3643篇,旧体诗8463篇。根据评委会相关规定,共确定组织奖3名,获奖作品32件,其中新诗和旧体诗分开设奖,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优秀奖10名。黑龙江农民诗人梁文奇、湖北农民诗人袁凤梅分获新诗和旧体诗一等奖。通城县药姑山诗联学会获得组织奖。
“我们学会去年得了旧体诗词优秀奖,今年得组织奖,对大家都是肯定和鼓励!” 通城县药姑山诗联学会会长胡柳成高兴地介绍。该学会原名大坪诗联学会,为通城县楹联学会的乡镇级分会,成立于2017年,所在地是通城县大坪乡,成员以大坪乡农民为主。截至目前,已举办数十次采风、诗词对联知识讲座活动,并编辑出版了二期《药姑山诗联》年刊。
诗人张凡修曾获得“第一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一等奖。他出生于1958年,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诗歌入选《中国诗歌年选》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地气》等三部。曾获河北省作协2010年度“十佳优秀文学作品奖”之唯一诗歌奖、《诗刊》《星星》联合评选“中国十大农民诗人奖”、《 星星》“记住乡愁”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也就是运气好而已,不过心里真的非常开心!”张凡修谦虚地表示。他对于咸宁最大印象是2014年,咸宁把“50万元奖金”颁给了江西诗人邓诗鸿。他说:“咸宁是一座充满文化自信的城市,是滋养诗人的福地,必将迎来经济腾飞,人民发达。”
一个乡镇的“诗歌振兴”
咸宁地处吴头楚尾、扼湖北南大门,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这里南北交融、人文荟萃,采茶戏、提琴戏、花鼓戏等浓缩了楚吴文化的精华,赤壁三国文化、咸安嫦娥文化、通城的古瑶文化等铸就了特色文化的辉煌。
2019年1月,省文联主席刘醒龙到咸宁调研,认为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基础和优势,诗歌传统源远流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之乡”,而横沟桥镇又是咸宁市最活跃的农民诗歌小镇,荣获了“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镇”的美誉,提议咸宁举办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并由横沟桥镇农民诗社承办。
2019年,经市委相关部门同意,“第一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被列入全市农民丰收节总体部署,作为农民丰收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一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艺术报》、《文艺报》和中国作家网等国家级全媒体对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纷纷进行了全面报道。此次活动既丰富了农民丰收节的内容,更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化、从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转化,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亮点。
而今年“第二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组织开展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组织这次活动,是积极响应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文化振兴反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将为助推咸宁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