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毒王刘招华:向欧美贩毒达31吨,被捕后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2021-03-15 19:22:15 作者: 福建毒王刘招

近些年,欧美国家大麻合法化引起了热议,在我国,各地的执法机关都是将大麻列为毒品进行打击,而在美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于2016年通过了大麻合法化法案,加拿大则于2018年通过了持有和使用大麻合法化法案……

福建毒王刘招华:向欧美贩毒达31吨,被捕后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许多人都可能有所耳闻,欧美国家有着庞大的地下贩毒市场,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吸毒人口大约有3500万,吸毒人口比例接近百分之十。

另外据欧洲毒品和吸毒者观察所发表的数据,英国吸毒率位居欧洲榜首,吸毒者通常是年轻人,15岁至34岁的欧洲人中,大约有1720万人吸食过大麻,而在法国,每年的毒品交易金额能够高达27亿欧。

刘招华,于1965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父亲做着豆腐生意,但在刘招华12岁时,他的父亲离世了,母亲则是卧病在床,家庭重担就落在了刘招华的大哥身上。

福建毒王刘招华:向欧美贩毒达31吨,被捕后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由于家境贫寒,既然刘招华的学业成绩再好,他在高二那年只得放弃学业,选择了入伍,但刘招华的能力是突出的,1985年至1987年期间,刘招华走进了武警福州指挥学校,学习后勤专业。

不过在1988年,刘招华贪污公款的事情被查出,因此受到了记过处分和团内严重警告处分,第二年刘招华退出现役,转业到了其他地方,被安排到法院任司法警察,在此期间,刘招华再次表现突出,立下过“三等功”,从而被抽调去招商引资。

而刘招华通过这个机会认识了不少外商,1991年,刘招华承租下了赛江边上的15亩土地,彼时刘招华还只是打算投资兴建塑料加工厂,但刘招华在化学方面简直是无师自通,又无意发现到毒品市场的巨大利润,刘招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福建毒王刘招华:向欧美贩毒达31吨,被捕后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1996年,刘招华在老家开了第一家毒工厂,制作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不过这个工厂很快就被查封,刘招华因此逃去了三亚,但刘招华并没有在“毒路”上收手,1998年到1999年,刘招华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造出了大量甲基苯丙胺,再运往广东等地销售。

但我国对于毒品是零容忍,严厉打击,1999年11月,刘招华搞出来的12吨冰毒被警方查获,如果这些毒品卖到美国,能卖出55亿美金,而这也是当时全球数量最大的甲基苯丙胺案,不过刘招华提前得到了消息,再一次逃脱。

福建毒王刘招华:向欧美贩毒达31吨,被捕后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然而刘招华并没有离境,而是化名“李森青”,蛰伏在桂林,大小动作没断过,2004年11月,刘招华被我国警方悬红缉拿,为国内五大毒枭之首,这也是我国警方首次向社会公开悬赏通缉毒品犯罪分子。

五大毒枭分别是刘招华、马顺苏、罗有文、邱何水和刘少通。其中马顺苏、罗有文贩海洛因,刘少通则是跨国贩运甲基苯丙胺20千克。

通缉令发布后,刘招华四处逃窜,然而在我国警方的大力追捕下,刘招华于2005年3月在福安市的一座民房中被逮捕,这个臭名昭著的毒贩子终于落网。

福建毒王刘招华:向欧美贩毒达31吨,被捕后辩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而作为一名震惊全国的大毒枭,刘招华被捕后接受过采访,但不成想他大言不惭的辩称道,他向为鸦片战争报仇,是为鸦片战争报仇。

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大痛点,晚清时期,西方国家大力倾销鸦片到我国,使得我国吸食鸦片的人数愈发增多,几次禁毒都没有明显效果,鸦片馆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鸦片能够摧残人的斗志,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以致于国民背上了“东亚病夫”的标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