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到底是什么?满清八旗是如何产生的?

2021-01-17 07:10:46 作者: 满清八旗到底

  满清八旗究竟是什么?满清八旗是怎样发生的?不清楚的读者能够和小编一同看下去。

  咱们知道,清朝时期,满清统治者分为八旗,而关于皇帝选妃、子弟成婚等工作,根本上也都是在八旗内部选择适宜的人,用来坚持所谓的血缘纯粹。可是看多了八旗,却仍是有些问题弄不明白,八旗究竟是什么,各自的掌控者又是谁呢?如果说八旗相当于八个大家族的话,那八旗的旗主又是怎样代代更迭的呢?

image.png

  满洲八旗的旗主都由爱新觉罗氏把握。详细来说,便是由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的后嗣来掌控。有些人特意着重,八旗分为满蒙汉,总计二十四旗。但蒙八旗和汉八旗是没有独立旗主的,蒙汉八旗也归满旗旗主进行统领。

  至于八旗旗主详细是怎样更迭的,这就很杂乱了,需求详细的介绍。

  两旗年代

  最早的八旗准则,没有后来那么杂乱,只要旗主和佐领两级。而且也没有八个旗,只要一个旗。

  努尔哈赤起兵后,先建立了一旗部队,旗色不清楚,有可能是黑色旗。

  后来他消除了附近的一大批部落,组成一支新旗,旗色也不太清楚,可能是赤色旗。

  所以,努尔哈赤就将自己原有的黑旗交给了亲弟弟舒尔哈齐,然后他自己统帅新建红旗。后来改红旗为黄旗。

  所以,最早的八旗雏形就呈现了。总共只要两个旗,两个旗主,即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两人在其时被时人并称为“二酋”。

  依据《满文老档》的记载,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各自统领的属人、阿哈是相同多的。这两个旗的旗色没有精确的记载,可是依照揣度,努尔哈赤的旗色应该是黄旗。而舒尔哈齐的旗色应该是黑色,后改为蓝色。(据说是由于黑旗在夜间不方便区别,所以就改作了蓝旗。详细什么时期由黑旗变改为蓝旗,有待考证)

image.png

  三旗年代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征服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他把哈达部的人丁编为一个旗,让自己的长子褚英和哈达部的领袖吴尔古代(哈达纳拉氏)一同办理。这个哈达部的旗,旗色为白色。这便是正白旗的由来。

  不久后,褚英废弃吴尔古代的领袖方位,他自己单独成为旗主。一同,舒尔哈齐的正蓝旗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这些蓝旗新归附的人丁,被封给了太祖的次子代善。所以这一时期,代善是正蓝旗里的“小旗主”。

  这个时期的三旗旗主别离是:正黄旗——努尔哈赤;正蓝旗——舒尔哈齐,代善(小旗主);正白旗——褚英;

  四旗年代

  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正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软禁。正蓝旗的格式就因而发生了改变。

  留意了,下面的内容很重要。

  在正蓝旗中,原归于舒尔哈齐的佐领,一多半被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承继。

  剩余的原属舒尔哈齐,但没有划归给阿敏的佐领,则划归到了代善的名下。

  代善之前在正蓝旗中的原班人马,加上新划给他的人马,一同脱离出正蓝旗,独立为一个新旗,旗色为红旗。后来耸峙二十多年不倒的正红旗也便是这么来的。

  正红旗建立后,也就有了四旗。这个时分的四旗旗主别离是:正黄旗——努尔哈赤;正蓝旗——阿敏;正白旗——褚英;正红旗——代善;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1年),努尔哈赤将自己的长子、正白旗的旗主褚英软禁,所以正白旗也发生了改变。

  正白旗大部分佐领被封给了皇太极。而剩余的一部分佐领,被褚英的长子杜度承继。所以皇太极就成了正白旗的旗主,而杜度则是正白旗的“小旗主”。

  这个时分的四旗旗主别离是:

  正黄旗——努尔哈赤;正蓝旗——阿敏;正红旗——代善;正白旗——皇太极,杜度(小旗主);

image.png

  八旗年代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命令将四旗扩大为八旗。他自己的黄旗分为正黄、镶黄两旗,均由他亲身统领。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