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的来历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咱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来历
”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用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造也日趋精美,有扮成武将头戴铠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剪发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胜枚举。
标志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通过民间艺人的斗胆发明,现已品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模仿戏剧人物,把兔儿爷雕形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斗胆发明。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故事来历
宫女谈往录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叙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叙述的故事。其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流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张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气,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
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气'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罢,'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院子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入迷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街上有时偶尔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顺。'可见,晋北的斗满是方的了。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生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别的,中心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
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咱们咱们行完礼,就算礼成。咱们都是逃跑在外的,十分迷信,只怕有一点礼仪不周,开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祸。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时机,都是争着参与,没有一个人敢拉后的!我和娟子是替换着来磕的头。"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殿中祭拜月兔的规则,虽说是在避祸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代替,但从心思视点说,由于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而忠诚。
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殿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但是民间则不同,大众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号虽不如称太阴君严厉严肃,但却显得更为亲热。而在北京一带的习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严肃缺乏而游戏有余,虽然略显得对神不大敬重,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思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颜色,而游赏性质越来越杰出,玩兔儿爷的习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传统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住。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处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