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蜀道难》中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用登天作喻,极言蜀道攀爬之难。
那么,这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是如何建成的呢?
在神话传说中,蜀道是由五个大力士开辟,乃是神力所为。《蜀道难》中那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就是对五丁开山这个典故的化用。
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觊觎蜀地却不得入,于是诈称自己有一宝物石牛,夜能粪金,想以此献给蜀王。蜀王生了贪欲,便派具有神力的五丁力士劈山破石,为运送石牛开道。
五丁开山的故事流传十分广泛,但传说越神奇,越能反映出蜀道修建背后的一些情况:修建蜀道,真的很难,难到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大力神把山劈开。
实际上,这条蜀道是由劳动人民所开辟。为了这条沟通南北的通道,他们付出了汗水、智慧,乃至是生命的代价。
这一点,在《记住乡愁》拍摄昭化古城—明月峡古栈道时得到了印证。
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嘉陵江谷口的明月峡古栈道,是蜀道中地理位置最险要的一段。
《蜀道难》中,那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对这一险要地势的真实写照。
为了把天堑化为通途,古蜀先民们攀在巍巍绝壁之上架设栈道,凿孔、架梁、立柱、铺板,每道工序都是悬在滚滚江流之上完成的。
像下图所示的这样一个栈道孔,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半天可以搞定,但是古人要想打一个这样的栈道孔,则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因为岩石坚硬,难以开凿,需要先用火烤,再拿冷水浇,待岩石裂开一道缝后便用錾子打,最后再用铁钎、榔头,一点一点地敲打成现在的样子。
如此多的栈道孔,无数的“一个月”,也就是说,蜀道的修建是个长期工程,是一代一代蜀地先民接力付出的结果。他们付出的不仅是时间与汗水,甚至还有生命。
当时为打通最难的一段栈道,古城先民加班加点施工,但一场突降的暴雨袭来,山洪暴发,导致二十多人跌落山崖,无人生还。
但血性的古城先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愈战愈勇,终为后世子孙凿出一条出川的通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仅仅是因其峥嵘崎岖、不可凌越,更是言其修建之难。蜀道饱含了蜀地先民的血汗与智慧,他们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造就了千年蜀道的传奇,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编辑 | 王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