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人性,是范蠡进能封侯拜相、退能富可敌国的秘密

2020-09-20 16:58:18 作者: 洞悉人性,是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向吴国报得大仇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人的忠心辅佐,即范蠡和文种。

在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范蠡曾写信对文种说了12字千古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对文种说:"越王勾践此人长颈鸟喙,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与他共享乐,你还是赶紧离开吧。"

范蠡这段话的背后对越王勾践,甚至是对人性都有着很深的心理揣摩,特别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有着诸多顾忌。否则为什么古代诸多开国帝王在荣登大宝之后,就将屠刀转向了他身边有着从龙之功的将士臣子?功高盖主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就是人心中那种很微妙的顾忌。

打个比方吧,你有一个发小,你们从穿开裆裤的时候就认识了,小时候没少做过偷鸡摸狗的事情。后来,时光人事随年改,发小身居高位,跟你有着云泥之别,他衣着光鲜,你依旧布衣简朴。故人相见,发小对你依旧热情,但是绝对没有了亲近之感。

发小身边都是对他敬仰的人,而你却知道他不堪的一面,儿时撒尿活泥巴、调戏小姑娘等等什么糗事都做过,或许这些事情本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与他现在的身份是不相称的。你的存在必定会让发小不悦,倘若你还是没能明白,依旧拿往事跟他套交情,发小必定对你杀之而后快。

范蠡和文种对于越王勾践便是这样的存在,他们清楚知道越王勾践在忍辱负重的22年里,受过多少苦,忍下多少羞辱……而今,越王勾践一举灭吴,并且逐步称霸,此时的勾践早已不是当初唯唯诺诺、伏低做小的样子,何等的意气风发。

但是越王勾践在外威风八面,回头一看,范蠡和文种在身边,勾践心里会觉得:"你们曾看过我不堪的一面,如今你们虽然嘴上不言不语,但是心里肯定瞧不起我……"这是一根刺,只要范蠡和文种在跟前,这根刺就拔不开去。

范蠡看人很准,看人性也透彻,他料想到了以后,如果不能尽快离开,恐怕会有杀头之祸。只可惜,文种没能领会范蠡的好意,所以最后免不了一死的结局。

当时,范蠡为辅助越王勾践,苦身戮力22年,终于一雪前耻,灭了吴国,并且率领越军北渡淮河,逼近齐国、晋国,号令诸国,尊崇周室,助越王勾践登上霸主之位。此后,范蠡向越王勾践请罪,为主上勾践曾受辱一事请求死罪。越王勾践不许,反说:"我要与你分享越国。"范蠡见越王不放他走,便轻装简行,拿了易携带的珍宝珠玉,一叶扁舟自此消失在茫茫海面。

范蠡漂洋过海在齐国靠岸,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意思是酒囊饭袋之徒,随遇而安。范蠡在齐国海边努力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一段时间后,便积聚了千万家产。齐国人听说他贤能,请他做丞相。让商人做丞相,齐国人的思维虽然另类,但是很有道理,一个人如果能让自己富贵,也一定能让国家富强。

范蠡叹了口气,说了一句类似于马云说的话,"我不喜欢钱,钱对我来讲没意义。"范蠡说:"一个平常百姓所能做到的定点,无非就是做生意能累计千金,做官能达相国之位。我都做到了,但是长久享受富贵权势,不是好事。"范蠡处事讲究,信奉中庸之道,凡事不可太过。于是,他散尽家财,交还相印,携带家眷悄悄离开了。

范蠡一家在陶地定居,自称陶朱公。范蠡父子依旧做生意,贱买贵卖,虽然利润不大,利润不超过百分之十,但长此以往依旧累金千万。在陶地,范蠡有了第三个儿子,这个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是个典型的富二代,锦衣玉食,不知人间疾苦。

有一天,陶朱公的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抓住了,关在了牢里。陶朱公做过相国,叹息着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我知道,富豪的儿子不必死在外边。"于是他让小儿子带着黄金千镒前往楚国打探消息。

小儿子尚未启程,大儿子便不服气了,他请求父亲派他去楚国不成,就恨恨的说:"家里的长子算得上是一家之主,现在二弟犯罪,父亲却派小弟弟去,不让我去,是我这个做长子的无能。"长子想自杀。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