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谜一样的诗人,一生作诗上百首,仅靠一首诗让他流芳百世

2020-10-05 12:08:43 作者: 他是一位谜一

在封建时期想要出人头地无非就是去考取个功名,在隋唐以前想靠十年寒窗,博取功名是比较吃力的,因为在当时讲究的是门阀和出身,直到隋炀帝设进士科,发展科举制以来,才真正打破了延续很多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到了唐朝时期,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被传承下来,可是唐朝因为没有完善科举制,从而出现了一些漏洞,于是许多人就抓住这个漏洞投机取巧从而博取个功名,而这个漏洞被当时称作为——行卷。

何为行卷,就是有些考生在考试之前,先把自己的作品通过找关系让朝中某些知名人士阅读,然后让这些人为自己揄扬并提高其知名度,引起主考官的注意,这样可以大力提升自己在考试中的优势,唐朝很多著名诗人都是通过行卷这条路走上仕途的,如诗佛王维就曾向玉真公主行卷,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将行卷的水平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人便是唐朝诗人朱庆馀。

朱庆馀一身都是一个谜,不知道何年何月出生,也不知道何时何地死亡,一会说他是越州人士,也就是今天的浙江,而一会又说他是福建人,如果不是他的一首诗,恐怕很少有人能记得他,而这首诗也成了后世的经典之作,被后人津津乐道。

朱庆馀在上京赶考前认识了一位叫做张籍的朝廷官员,此人位居五品大员,而且还是大诗人韩愈的弟子,这身份在当时可以说也是相当的有地位,这两位在一起把酒欢谈,十分投机,张籍非常欣赏朱庆馀,于是朱庆馀借着这个天赐良机将自己的作品递给了张籍,二人都知道对方的意思,于是张籍将递过来的作品放在怀中,找了个借口便匆匆离去。

张籍回到自己府中,将朱庆馀的作品看过以后,凡是碰见熟人都会大力赞扬朱庆馀作品,没过多久,朱庆馀的名气便在上流圈子流传开来,等到考试那天朱庆馀在各方面都特别顺利,可是还是按耐不住内心那颗火热的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给张籍,诗中这样写道: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题本该叫《闺意》,然而他在给张籍的信中却是以《近试上张水部》为诗题,这又是为何呢?原来《闺意》的写作背景本是新媳妇第二天要见公婆难以入眠,只能在洞房中等待着天明。待到黎明破晓,她赶紧梳妆打扮,但是总感觉不得体,想去问丈夫呢?但毕竟初为人妇,难免还有些少女的娇羞,这种事情哪好意思大声说出来,可又不得不说,只好低声询问,描写了当时的忐忑和娇羞。

朱庆馀把自己比作新媳妇儿,把主考官比作公婆,张籍自然就是丈夫了。对读书人来说,参加科举就像女孩子出嫁一样,能否得到主考官的认同,就如同新娘子能否得到公婆的喜爱一样,事关终身。朱庆馀将自己对能否顺利被录取的忐忑,比作新娘子面见公婆前的不安,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实在让人惊叹!

张籍读完朱庆馀的诗后,也回了一首《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用越女的美貌比喻朱庆馀,又以采菱姑娘的歌声比喻朱庆馀的诗文,这是极大的夸奖了,同时又以“齐纨”比喻其他人的作品,意思是其他人的诗文虽然也很好,但跟你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这一捧一踩间,巧妙而含蓄的暗示朱庆馀不用担心,一定会被录取的。后来朱庆馀果然高中进士。

小编语录:朱庆馀和张籍巧妙的一唱一和流传至今,而朱庆馀也借此从唐朝诗人中脱颖而出,从籍籍无名之辈一下子成了被后世所津津乐道之人,不得不说他的运气和才华共同成就了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