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楚国相争,由来已久。项燕为楚王信任,带领将士与秦军对决,只是楚王求胜心切,坏了项燕的阵脚。
秦将李信被楚军大败过一回,秦王除了换将以外,再也没有其它的退路,只得一咬牙一跺脚,同意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楚国上下对项燕抱有很大的期望,但项燕并不敢藐视王翦。秦、楚之缓兵计
王翦严重吸取李信教训,没有着急让秦军作战,而是一路行军到平舆后,命令部下在此驻扎等候,借以养精蓄锐、伺机出动。
项燕对攻打秦军的战略心知肚明,之所以能够击退李信,不是因为楚军实力胜过秦军,而是利用小胜诱导秦军,一步步落入楚军的包抄圈。
楚军主力游走于平原一带,可以发挥地缘性的战略优势,不需要被动地退与守,因为没有险峻的山势依靠,退守无异于坐以待毙、缴械投降。
如果楚军不知天高地厚,一开始就贸然出兵,在平原地带以外和秦军对抗,胜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又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士兵在行军、厮杀和追击的过程,体能一旦跟不上秦军,必定很快被秦军冲破防线。
项燕的出局策略,仍然选择保守在先。只是两军对垒之时,王翦的作战思路,和项燕如出一辙。
无论楚军、秦军,谁也不想当出头鸟,打响战争的第一炮。不管人数多寡、实力强弱,保存好后续作战的兵力,才尤为关键。
毕竟,战场上的任何损失,如兵卒、粮草、车马和兵器,不是轻易地说补给就补给,说替换就替换的。
两军就在心照不宣的氛围下,对峙了整整几个月。大规模出兵作战的情景,只停留在官兵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里。
即便偶尔的擦枪走火,也不过是日常零星,掀不起战场上的大风巨浪来,绝不会引发军队内讧与激变。楚军、秦军各守默契,暗中比较谁更有耐力和毅力。楚军势态生变
六十万大军的兵力,皆托付于项燕之手,秦王信得信,不信也得信,是成是败,都在此一举,于是,乖乖任凭将军决断,什么时候以守为攻、以退为进?
什么时候积极迎战、乘胜追击?楚王则不及项燕淡定,误以为项燕畏惧秦军,不敢前与讨伐争斗,白白浪费数月时机,遂以一国君主之威,向项燕军中施压,催促他快马加鞭、速战速决。
作为将军的项燕,不能说服楚王,更不能先斩后奏。违抗上意唯有死路一条,只得背水一战、以死相搏。此时的项燕,无法与秦军周旋。
王翦统帅的秦军,既有冲锋,又有后卫,楚军未能形成左右围猎之势,反而被分散兵力、个个击破。当认真干起仗来,楚军还是败下阵来。
秦军志得意满
若论境遇,王翦和项燕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王翦不用担心秦王横插一手,自己只要加固好军事堡垒,鼓舞好兵士的士气即可。
王翦无疑是高明的,该无为时无为,该有为时有为。秦军每日休息之余,不忘模拟战情、比拼格斗,只等着一声令下,将楚军杀得个片甲不留。
楚国节节败退,项燕回天乏术,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可是,楚军在逃亡之路上,却遭遇涡河的阻拦,又被王翦逮了个正着。
原本整齐有致的队列,三下五除二被秦军冲散,再也没有多余的力量相聚合,项燕调遣不了士兵,士兵无法联络项燕。
短短几个回合下来,楚军主力难以招架,注定成为秦军收割的一波韭菜,连项燕也在耻辱中以身殉国。
假如楚王不私自干涉项燕,也许这一战会改写历史。相当于是楚王把项燕生生逼进了死胡同。对楚军而言,项燕知根知底,不可和秦军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