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赡:被敌人追封为王的守城铁将 | 五代十国

2020-10-24 21:40:17 作者: 刘仁赡:被敌

然而,就在刘仁赡到任之后,这条执行了多年的法令却被一个聪明的人给改变了。这个人就是监军吴廷绍。本来,派监军到各镇是当时的通行做法,谁让皇帝老子和诸镇大员之间缺乏互信呢,至于监控力度如何,那就主要看君臣博弈、同僚兼融的成效。显然,这次刘仁赡遇到了个刺头儿监军。

笔者没有查到监军吴廷绍的简历,只知南唐有个太医叫吴廷绍,曾经治好过皇帝李昪的痒疾和宰相冯延巳的脑痛,可谓医家妙手。考虑到度娘中说吴廷绍"尝为太医令",想来他凭借医术高明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赏识,转行从政当上了监军。

话说,吴大监军在医术上无人能及,在军事却是个门外汉,他见这两年中原王朝只顾内斗,没工夫南下,就认为把浅空耗粮饷,得不偿失,于是就大声叫停。对此,刘仁赡坚决反对,把浅不仅可以防患未然,还能训练军队,一举数得,即便备而无用,也不能弃而不用,谁知道哪一天中原王朝不再内斗,而将矛头指向南方呢?

可是监军是皇帝、宰相们离不开的药罐子,他的话比自己有分量。别人可不敢轻易违背监军的意旨,多年后的北宋大将潘美就是因为不敢招惹监军,才白白损失了抗辽的旗帜——杨继业。

然而,刘仁赡眼里只有社稷安危,没有明哲保身,于是,他毅然上表朝廷,冒着被吴大监军穿小鞋的危险,请求将把浅坚持到底。可惜,他实在是低估了吴大监军在皇帝眼中的地位,他的上表最终没了下文,只得听任中原军队踏冰而来。

公元955年,也就是刘仁赡驻守寿州的两年之后,忙过了内政,收拾了北汉后的周世宗柴荣,听从谋士王朴(此公是不亚于北宋名相赵普的战略家,一年后担任后周枢密使,据说赵匡胤对其一直心存敬畏)的建议,发兵江淮,准备先南后北,一统河山。

这年十一月,天寒地冻,周军果然钻了淮河岸边再无把浅军的漏洞,在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李谷的率领下,从已结冰的淮河上从容而过,向着南唐淮上诸州发起了进攻。

李谷是五代时期少有的进士出身的将臣,自小便勇武过人,擅长骑射,知人也知兵,且生于淮西,柴荣派他率军南征,应该说是所托得人。

在李谷的突然打击之下,南唐沿淮诸将尽皆震恐不已,只有刘仁赡神气自若。因为他知道要来的终究会来,既然朝廷舍不得把浅军的那点儿粮饷,那就要准备好承受后周的雷霆之击。他早就注意到后周不同于后汉,柴荣更不是刘承祐似的脓包,怎么能坐视南唐逍遥治外?

刘仁赡在寿州城内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守城物资,一直枕戈待旦等着后周的不期而至。如今,敌人既然来了,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于是,他从容布置各项守御事宜,然后该吃吃,该睡睡,很快城中军民就安定下来。寿州是闻名天下的坚城,久经战事,城中军民本就对各种级别的战争习以为常,现在见到主帅无异于平日,那还有啥好怕的?

作为一位熟悉江淮情势的将臣,李谷深知欲取淮上,必须寿州在手,因此,他在派出一小部分军队扫荡寿州外围之后,就率领主力周军进抵寿州城下。

可是,面对以刘仁赡为核心的寿州城,李谷也碰了硬茬儿。攻城战事一直进行了两个多月,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寿州城连个毛儿都没攻下来。李谷气得鼓鼓的,也无可奈何。这时,南唐北面行营都部署刘彦贞率军三万,水陆并进来援的消息传入周军大营,多谋善断的李谷当机立断,立即烧毁营寨,率军撤至淮汝之滨的正阳县。

这下,刘彦贞登时找不到北了。要说,刘彦贞的父亲刘信也是一位令徐温很不放心的淮南名将,刘彦贞也算是根红苗正的红二代。不过,刘彦贞得官的套路是通过巧取豪夺发家致富,然后大肆贿赂南唐权臣,让他们为自己说好话,从而一路官运亨通。现在,刘彦贞见传说中很厉害的李谷二话不说就退了,心中顿觉豪气飞升,当下就准备发兵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