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赡:被敌人追封为王的守城铁将 | 五代十国

2020-10-24 21:40:17 作者: 刘仁赡:被敌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时拾史事】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作者陈华

他是根红苗正的红二代,父亲位列杨行密原始股三十六英雄之中,哥哥是杨行密的女婿,本来他们家族有望作为杨家铁粉提前消失在徐温父子篡吴建唐的历史尘埃之中。幸运的是老爹死得早,哥哥水平一般,对徐温父子已构不成威胁。徐温父子乐得抚养功臣孤弱,传续前贤遗风。他在徐知诰的亲切关怀下长成了一位能攻善守的方面之将,在岳州治民有术,在寿州守城有方,让纵横天下的周世宗柴荣只能望城兴叹。无奈大厦将倾,病体缠身,最终,部下借他名义投降。柴荣对其尽忠职守大加褒奖,他却不治而亡,柴荣以王爵赠之。古今名将死后被敌方封王者,绝无仅有,而他恰恰是其中的少数派。他就是南唐守城名将、赤胆忠心的刘仁赡。

古人尊崇舍生取义的忠烈之士,面对抗节而死的烈士,哪怕是敌方也会予以厚葬褒扬。但是,能够为敌方烈士封王的,并不多见。本文主角面对纵横天下的周世宗柴荣,从容守城,尽忠履职,九死不悔,即便病重后为部将所卖,身陷敌手,仍坚持不治而亡,如此英烈在伦常尽丧的乱世少之又少,难怪会打动柴荣这样的不世之主,为其追赠王爵,大加褒扬。

此公就是在五代乱世行将结束的前夜,仍能守城如铁,且甘于尽忠死节的南唐大将刘仁赡。

根红苗正红二代

公元900年,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团练使衙门的后堂,一声清脆的婴儿哭声传了出来,让阖府上下顿时喜气洋洋。老来得子的团练使大人刘金逢人就派发红包,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这位杨行密起事三十六人团之一的杨吴功臣,如今已是垂垂老矣,大病缠身,再也不复"威名振于境上"的骁果之姿了。他现在唯一记挂的就是人丁不旺,难以昌大家门,如今老来添丁,许是老刘家祖上眷顾,能不高兴吗?

老刘一高兴,就给儿子起名仁赡,希望他能够长得足够强壮,将来光大刘家。这可比对他大儿子的冀望高多了。老刘的大儿子叫刘仁规,从字面上看就是让大郎一定要守规矩,懂礼貌,做个乖宝宝。历史上的刘仁规生于何年何月,没有记载,然而从"长兄"二字可以约略看出,刘大和刘二岁数相差不少,刘大对刘二,可谓"长兄如父"。

老刘最终没有得到小儿子的赡养,在儿子还没入学的时候就挂掉了。历史上同样没有刘金作古的具体时间,但想来应是在其老大杨行密薨掉前后病故的,这让刘家瞬间失去了顶梁柱。刘仁规虽然中规中矩,但不过是个中庸之材,即便此前已经成功当上了杨行密的女婿,接掌濠州,但也不足以在篡逆频发的时代,光大刘氏门楣。

不过,刘金早死未必是祸,没了刘金的刘家再也不会对徐温父子构成威胁,反而可以借着抚养老兄弟遗孤的机会,收买人心,何乐而不为呢?只要刘仁规不犯浑站出来替岳父家张目就行了。在这方面,刘仁规显然是非常懂规矩的,一直站在胜利者一边。

搞定了大的,小的自然好说了。刘仁赡小朋友从此后就在徐家父子的亲切关怀下,幸福成长起来。

正因为受过良好教育,所以刘仁赡同学比那些乱世强人略通儒术,多了一些儒家的忠义思想。不过,南唐远未到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时候,徐家父子也不可能让刘仁赡这样的好苗子变成一个通经大儒。所以,刘仁赡的儒学课始终是选修,兵法战术才是必学,在这方面,刘同学堪称学霸。因此,刘仁赡在青年时期就在淮南小有名气,俨然一颗军政双修的小星星。

不过,刘仁赡早期的履历表上却没有什么特别的业绩,主要是在大领导身边工作,担任过右监门卫将军,在大领导的言传身教下茁壮成长。此后,外放黄州(今湖北黄冈)、袁州(今江西宜春)当刺史,在党政军群等不同的岗位上接受考验。事实证明,刘仁赡不愧是根红苗正的红二代,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所至称治。就这样,小刘同志成了徐知诰(李昪)夹袋里的可造之才。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