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诗词都与传统节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说到中秋,很多人都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来安慰了多少游子;说到七夕,很自然就想到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出了无数有情人的心声;还有写元宵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清明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传统节日和诗词文化,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而说到重阳,最经典的莫过于王维17岁时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看似平平无奇,却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根据《易经》记载,“九”是阳极数,两个“九”叠加在一起有“九九归一”的含义,这是一个很吉祥的数字,加上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所以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
祭祖、放纸鸢、登高、赏菊等等都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活动。
唐宋很多文人都曾在此日或登高望远,或赏菊饮酒,以寄托思念之情,例如王勃的“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还有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就是王维这首诗。
根据记载,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年仅17岁,这首诗的风格与他后来充满灵气和佛性的山水诗不一样,它平白如话,朴素自然,却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诗题中的“山东”并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而是华山以东。
记得诗词大会曾考过这道题,遗憾的是选手居然选择了“泰山以东”。
其实若是知道王维是山西蒲州人,这道题也就不会答错了。
他在15岁的时候便离开家乡,到长安求取功名,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两年,心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惦念可想而知。
又逢重阳佳节,心中思念更深,于是便有了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开头这两句以十分直白的语言说出了最深切的思念,千年来引发了无数游子的共鸣。
“独”字写出了他的孤独和愁苦,这是很多羁旅他乡的游子内心共同的感受,唐末诗人马戴在他的诗中也曾言“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而两个“异”字突出了他身处异乡的艰难处境,当然这“艰难”并不是说指物质上的,而是精神方面,毕竟两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不可能完全一样,诗人自然是难以适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可想而知的。
这里的“佳节”自然不止是重阳,还有冬至、除夕、寒食、清明等等。
古代因为交通等因素,很多漂泊异乡的游子也许一年,十年,甚至一生都无法再回到故乡,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何他们会“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写到了重阳的两大风俗,一是登高,二是佩戴茱萸,通过这两大活动,既照应了标题的“九月九日”,又突出了他的思念之情。
更妙的是诗人不写自己是如何思念远方的亲友,而是从对方的角度来写,想象远方的兄弟登高插茱萸的时候,想到异乡的自己。
这样的写法多一层波澜,多一层曲折,将诗人的思念无限放大,情意更浓,韵味更深。
这让我想起了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明明是诗人望月思念妻子,却从妻子的角度来写,两两相思,更动人心弦。
整首诗无一高级字,平白如话,看似平平无奇,却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正如《唐诗直解》所言: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