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二十:沙沟、孙家港、刘家沟、呼蓝嘴、张哥庄、捉马山、藏家疃、长城岭、黄山、风火山、酉子埠、李家岛、安岭、唐岛、将军台、帽子峰、敲尧山、黄埠、沙嘴、野山埠,实际守墩军馀为100多人。
堡十三:青石山、崇石山、东石山、交差(义)涧、石喇义、鹿角河、丁家庄、焦家庄、沙岭、白塔夼、花山、大河口、本寨东门,实际守堡军馀40多人。
实际墩堡数量要远多于三十三处,《灵山卫志》和《胶州志》均记载墩堡数为三十,明代《筹海图编》等记载为三十三处,这三十多处墩堡基本位于沿海一带,但从灵山卫到胶州、官道上也同样每隔五里设一堡(烽火台),当地人称“五里堆”(烽火台遗迹每五一堆),整个灵胶官道灵山卫段应有十多处。夏河所到胶州的官道也设有重多墩堡,灵山卫管辖段只记载大花口一堡,仅铁山街道就有两三处墩堡遗迹,薛家岛一带也有多处遗迹,所以加上在内陆交通要道一带的墩堡,实际墩堡数要远远多于这三十二处。
军屯十六:詹家屯、谷家屯(薛家岛街道)、宗家屯(黄岛王台镇)、翟家屯(黄岛宝山肖家屯)、孟家屯(胶州铺集镇张家屯)、盍(何)家屯(黄岛红石崖街道东、西屯)、杨家屯(黄岛区六旺镇杨家屯)、仪家屯(高密井沟镇)、阮家屯(高密)、北柳屯(高密)、柳家屯(黄岛区宝山镇)、韩家屯(高密密水街道)、李家屯(高密密水街道)、迟家屯(黄岛区王台镇)、魏家屯(胶州李哥庄镇)、白家屯(黄岛区宝山镇)。
实际军屯数应比这些多,黄岛区辛安一带是当时灵山卫城一个比较大的屯垦区。
前所(夏河寨所):夏河城备御千户所位琅琊镇驻地夏河城,明洪武时期筑土城备倭,明永乐时期灵山卫建立后设备御千户所,设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百户一员。灵山卫百户管城率人把土城包砌砖石,城周长三里余一百零五步,设有四座城门,灵山卫调拨军兵驻守,驻有军户1120人。嘉靖后期时改为百户寨所附属于卫城,驻有守城军67人,守墩堡军馀39人,京操军100多人。
墩七:徐家埠、紫良庄、海王庄、车叠山、沙岭、黄埠、大盘,实际守墩军馀35人。
堡六:赵家营、走马岭、封家岭、北显沟、小滩、王家庄,实际守堡军馀18人。
军屯七处:刘家屯(琅琊镇)、叶家屯(高密柏城镇)、李家屯(高密)、姚家屯(高密李家营镇东)、施家屯(高密拒城河镇东)、周家屯(高密拒城河镇)、管家屯(高密)。
夏河寨所明代城墙遗迹
逄猛镇巡检司:设立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配有弓兵百人,筑有砖城,下辖三墩,建文帝时期曾被裁撤。永乐初期恢复建制,改为灵山卫管辖,配有弓兵21人,守墩弓兵9人。 墩三:互埠、彭家港、岛洱河。
古镇巡检司:设立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配有弓兵百人,筑有砖城,下辖三墩,建文帝时期曾被裁撤。永乐初期恢复建制,改为灵山卫管辖,配有弓兵21人,守墩弓兵9人。 墩三:西庄、古积、比青。
民国初胶州城
后所(胶州守御千户所):明洪武五年(1372年)设胶州守御千户所以保护胶州城,胶州所由于设立时间早于灵山卫,是附于胶州城的守御千户所,山东都指挥使司的直辖所,所以驻军军籍独立于灵山卫归胶州管理。胶州所设正千户三员、副千户二员、镇抚一员、百户一员,京操406人,屯军77人,捕倭军44人,守城军馀94人,守墩堡军馀81人。
墩九:汪家庄、杜家港、沙埠、洋河、石河、塔埠、孤埠、沙岭,守墩军馀46人。
堡七:辛庄、鹿村、石河、八里庄、栾村、柘沟河,守堡军馀35人。
军屯十处:沽河屯(胶州李哥庄三个大屯村附近)、郝伍屯(胶州北关街道)、朱武屯(胶州马店镇)、谈(谭)伍屯(高密市密水街道)、韩伍屯(高密市姚哥庄街道)、黄伍屯(胶州胶西街道)、丁伍屯(高密)、张伍屯(高密)、王伍屯(待考)、吴魏屯(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