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拉(1971年电影《怎么办?》)
洛普霍夫(1971年电影《怎么办?》)
洛普霍夫的朋友基尔萨诺夫经常来做客,渐渐地和韦拉互生爱慕。洛普霍夫发现自己对韦拉的感情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朋友基尔萨诺夫和韦拉之间才是真爱。于是他伪装跳河自杀,人间蒸发。拿到前夫亡故证件的韦拉,取得了合法再嫁的资格,同基尔萨诺夫正式结了婚。
基尔萨诺夫(1971年电影《怎么办?》)
书中的关键人物拉赫梅托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正面人物的最高典型,头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形象,洛普霍夫等平常的“新人”同他相比,犹如一座平常的房子之于雄伟的宫殿。他出身豪门,但他从少年时期起就通过劳动、漫游、严格的斯巴达式乃至苦行僧式的生活和繁忙危险的地下活动,不断地磨砺和调节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把一切奉献给养育他的人民。人民的需要成了他的思想和行动的唯一指针,同时,他又要设法提高人民的自觉性;这正是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俄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
拉赫梅托夫(1971年电影《怎么办?》)
拉赫梅托夫最终成了解铃人,让韦拉和基尔萨诺夫知道洛普霍夫还活在人世。此时的洛普霍夫化名比蒙特,还娶了韦拉的女友卡捷丽娜。此后两个家庭和睦相处。
五个“新人”的形象,搭起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心中的“理想国”。
“俄国的普罗米修斯”
1864年,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国家罪人”的罪名被押解到乌索利耶,在西伯利亚的一个盐场服苦役。可是,当地官员惧怕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巨大影响力,请求把他调走。1866年,他被转到尼布楚的亚历山大工厂,次年被投入阿卡图依监狱。1871年,服完苦役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到维柳伊斯克继续坐牢。1874年,他理应被释放,但他拒绝上呈请求书。在苦难沉重的日子里,车尔尼雪夫斯基从来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在这期间,他继续写政论文,写回忆录,最主要的成就是在1884—1888年从德语翻译了韦贝尔的十二卷《通史》。1889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返回家乡萨拉托夫。三个月后他因病去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了心中的乌托邦,虽九死而无悔。最早在俄国和欧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普列汉诺夫,称他为“俄国的普罗米修斯”。
“未来风暴中的年轻舵手”
车尔尼雪夫斯基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他以丰富的著述和高贵的品质在俄国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成为俄国进步青年的偶像,有力地助推了俄国革命运动。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继贵族革命家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二代俄国革命战士,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列宁把他誉为“未来风暴中的年轻舵手”。
原标题:《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的普罗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