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黄昏”——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如何给王莽创造篡位机遇的

2020-11-12 20:06:44 作者: 西汉的“黄昏

汉武帝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但直至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蒸蒸日上。汉武帝在承袭这些政策同时,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

在军事上,汉武帝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

搞到最后,西汉王朝也是民穷财尽,国力衰竭。汉武帝虽然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所下的诏书。武帝在其中否决了桑弘羊等大臣在西域轮台地区屯田的提案,并对派遣李广利出征匈奴之事表示悔恨,汉朝这架政治机器从“尚武”转向“崇文”,但是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并没有快速消失,可以说最后导致王莽能够作为一颗政治新星迅速蹿起,正是得益于汉武帝时期的穷兵黩武。我们先要纠偏一个观念

我们以前认为西汉的灭亡在于豪强的崛起,“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好像是政府失去了打击豪强的能力,但实际上是由于频繁的对外军事行动和支出,动摇了农业社会的生产基础,老百姓徭役过重,出现“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悲惨局面。普通老百姓为逃避日益增长的徭役,或者自动成为流民,或者将田产“贱卖以贾”,“逃”入豪门为奴婢。所以说,豪强的崛起与流民的增加,我们倒置了两者的因果关系。

最后的南越国——汉武帝征服闽越

公元前138年,即位刚三年的汉武帝刘彻,接到东瓯王使者来告,位于浙东南的东瓯王国,受到其南部闽越王的攻击,即将粮尽溃降,故求助于汉帝国。武帝随即派兵救援东瓯王国。兵锋尚未抵达,闽越即退兵。东瓯王要求“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至此,东亚大陆东部沿海最后的越人王国,只剩下闽越和南越了。

闽越、东瓯因在刘邦与项羽的战争中,率“百越”助战有功而获封。当东瓯北迁江淮之间后,事实上,留给闽越、南越王国的空间和时间已经不多了。

公元前135年,汉朝番阳令唐蒙来到南越,南越提供了槟榔子制成的易成瘾物——枸酱。唐蒙得知栒酱来自珠江(西江)上游北盘江流城的夜郎王国。回到长安后,他上书武帝:“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江而下,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

在他的构思中,开通从蜀地到夜郎的道路,然后便能沿着北盘江入西江攻入南越。无意之间,富有探索精神的唐蒙发现,南越国的西部(即五岭南部)沿着西江一路往西北而去,竟然与蜀地南部接境。如果能从通道的上游顺势而下,而非单纯逆湘江侵入岭南,南越便触手可得了。

汉武帝同意了唐蒙的战略设想,汉武帝武帝乃拜唐蒙为郎中将,从巴蜀笮关入夜郎,招降了夜郎侯多同,将其地划入犍为郡。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吕嘉杀汉使韩千秋,这给了汉朝讨伐南越的极佳机会。汉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戈船将军、下厉将军伐南越,从犍为郡出发的奇兵起到关键作用,南越宗室苍梧王赵光等南越西鄙率先降汉,最终削弱了吕嘉的抵抗,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从和亲到马邑之围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不久,燕、赵相继筑起长城,和匈奴发生了几次激烈战争。

秦初,秦始皇发兵80万”北击胡”和修长城。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