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派120名留学生赴美求学,却只有94人归国,剩下26人呢

2020-11-17 20:07:00 作者: 晚清派120

现在去国外留学就像是给自己镀了层金,而在历史上,留学却不是香饽饽,甚至会被耻笑有辱斯文。晚清时期清政府招留学生赴美学习,就出现了招不满名额的情况。

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技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面临着内忧外患。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志之士喊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洋务运动就是爱新觉罗·奕䜣在1861年提出来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引起外国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没有这么顺利,从西方引进的先进设备,国内没有人会使用。

l选拔留美学生

“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倡议朝廷选派留学生赴美留学,学习技术。容闳一直有教育救国的想法,只苦于一直没有办法实现,这次他的提议得到了曾国藩和李鸿章支持,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先后上书《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和《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慈禧太后一贯属于顽固派,但令人吃惊的是,慈禧太后在接到这本奏折后,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这也让曾国藩等人大吃一惊。

1870年冬,清朝正式批准选派学子出国留学,在上海万国公墓对面成立了“出洋局”,专门负责学子留洋一事。当时朝廷决定派遣留学生120人,分4批,每批30人,时间为15年。留洋期间的一切费用,都由朝廷统一支付,但要与清政府签下生死状,其中一条则是学成归来一定回国。

1872年派出第一批,到1875年派遣完毕,这批留学生年龄很小,最大的15岁,小的10来岁,平均只有十二岁。清政府希望送他们去留学,同时让他们保留封建思想,把西方的知识技术带回来,为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服务。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则优先考虑学习效果,层层选拔,挑选最聪明的孩子,在美国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完成清朝官员的考核。

l赴美留学

由于语言不通,这些孩子先是在出洋局接受了1年的中、英文学习,全部通过考试之后,才于次年8月11日从上海出发,开启了他们的留学生涯。

到达之后,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入不同的学校。他们学习刻苦,十分勤奋,很快成为各自学校中优秀的学生。到1880年,共有50名留学生考入美国顶尖大学,进入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著名学府进行深造。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一些留学生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有人偷偷剪掉了辫子,有人脱掉清服穿西装,有人去教堂做礼拜,他们逐渐西化,忘记了自己赴美的责任。消息传回国后,引起了极大轰动,《申报》评价这些孩子:“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慈禧太后担心这些孩子造成麻烦,终止了这项计划。

l留美学生回国

1881年,慈禧太后召留学生回国,但是回来的只有94人,那剩下的26个人去哪了?除了上面所说的逐渐西化、不肯回国的以外,另有隐情。

一是因病去世。长途跋涉、路途颠簸,再加上水土不服和异国他乡的巨大压力,三重影响下,在赴美途中以及到达之后,因病去世的有好几个。其中,很遗憾的是“天才少年”潘铭钟。潘铭钟是首批出国的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努力的一个。詹天佑半夜睡醒来,他还在看英文书,凭借着这样的努力,他15岁就考上瑞萨莱尔学院。但因为学业繁重、压力太大,一年后他就病逝了,埋葬在异国他乡。

二是遣送回国。清政府支付120个留学生的留学费用,财政压力很大,所以只会资助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在赴美途中,不守纪律的孩子先是被遣送回国,在到达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清朝官员再次审查,不合格则提前结束学业,遣送回国。这些提前回国的留学生,没有算在最终回国的人数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