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的心怀
文/陈占敏
孟郊的名字是跟《游子吟》联在一起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母恩写母爱,自古至今,没有哪一首诗会比孟郊的这一首再深入人心了。做儿子的,无论他是否远游,走向远方,还有谁不能张口吟诵出这首诗呢?因为这首诗,我们便对孟郊怀了永久的感激,他把我们想说而未说出的话以极其质朴极其细致的方式传达了。对于母亲的怀恩,是不需要放大了声音“啊呀”呼叫的;母亲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最实在最细腻的呵护呢?母亲也不会夸张表达的。
一首《游子吟》,为孟郊诗打上了独有的印记,写游子,写远游,写游子思归,似乎成了孟郊的专利。“南山风雪在,游子衣裳单。”(《商州客舍》)“慈鸟不远飞,孝子念先归。”(《远游》)“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京山行》)“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闻砧》)游子的心怀,游子的孤苦,密集地汇于孟郊的诗中。在孟郊的笔下,游子的心总是在敏感地抖动着,闻砧声而颤抖,见飞鸟而颤抖,迎飘雪而颤抖,夜色中听见虎吼虎啸,便更加摇颤不止,有如风中的旌角,不得平静了。孟郊的诗心无疑正是一颗游子之心,他是诗人中的游子,孤独远游,把他怀恩思归的心曲丝丝缕缕记录下来,代代相传。
游子诗为孟郊诗定下了孤苦的基调,不写游子,他也轻松不起来,快乐不起来,孟郊是一位皱着眉头的诗人,苦苦吟唱。“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长安羁旅行》)春光明媚,万物萌发,欣欣向荣,别的诗人会春兴大发,咏春颂春,在孟郊那里,引起的却是加倍的凄苦,春风骀荡,唯独吹不进孟郊苦寒的心里。“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古薄命妾》)不幸遭弃的薄命女子,又何尝不是孟郊的自况呢?其实他连弃妇都不如,弃妇今日之悲,恰是昨日之欢;而孟郊连昨日之欢都没有,他什么时候有过欢乐呢?“承颜自俯仰,有泪不敢流。”(《卧病》)病中卧床的孟郊,竟不能让病苦随着眼泪流淌出去,只能把眼泪和着苦楚独自吞回肚子里;他是怕慈母知道了他病苦流泪而加倍伤情吗?在孟郊看来,气冲霄汉的壮士也并不像别人看上去只是体魄雄健,“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固然是不错的,可是“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百忧》),智慧的壮士也会心怀忧愁,“计尽山河画,意穷草木筹”,他们想到的更多,更会忧思满怀。
郁郁愁苦的孟郊是由母亲那里承继而来的性体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手中线,系联的不只是孟郊一人之心,孟郊的凄苦显然还来自其他方面。他屡试不第,年五十才得进士,科场失意对他的心理影响必定很大。他有诗记载落第的心理创伤,而且连连抒写。“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落第》)“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下第》)“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下第东归离别长安知己》)“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江篱伴我泣,海月投人惊。”“时闻丧侣猿,一叫千愁并。”(《下第东南行》)万千举子,争跃龙门,跳不过去的每一科都不在少数,落第失意的心情大家都会有的,可是像孟郊这样耿耿入怀念念不忘难以丟下的却不多,至少,他们没有留下连篇累牍的诗篇记写。等到一旦跃登龙门,孟郊的兴奋欣快也是溢于言表,无与伦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的七言诗极少,少而又少的七言诗中有这样节奏畅快的诗句,抒发他进士及第的快乐得意,哪怕其中有几分轻狂,想到他曾经那般凄苦失落,也可以给予理解了。
是孟郊的个性形成了他的诗风,也令他际遇窘困,少有知音吧。他本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所幸韩愈与他一见即为忘年交,诗文中屡加称赏,予以荐举。《唐诗纪事》为之而议曰:“凡贤人奇士,皆自有所负,不苟合于世,是以虽见之,难得而知也。见而不能知其贤,如勿见而已矣。知其贤而不能用,如勿知其贤而已矣。用而不能尽其才,如勿用而已矣。尽其才而容谗人之所间者,如勿尽其才而已矣。”知贤知才任贤用才的道理讲得如此透彻,可惜天下之才还是不能尽其所用,尤其是那些大才奇才,耿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