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叛主的王辅臣,放在千年前可能就是另一种下场了

2020-12-26 09:38:34 作者: 七次叛主的王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起陈桥暴乱,强逼符太后和恭帝柴宗训这对孤儿寡母禅让帝位,由此建宋。316年后,元朝大军兵临临安城下,南宋谢太后和另一位恭帝、年仅6岁的赵㬎被逼出降,宋朝灭国,所以有人作诗嘲讽道:

“忆昔陈桥暴乱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又被欺。”(《宋太祖》元·无名氏)

连皇帝都要挨骂,当臣子的再想三心二意,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了。

史上被冠以叛臣、卖国贼等名头的坏蛋,大都出自两宋之后。《宋史》中专门为叛臣作传,明朝呈现了现代含义的“奸细”这一词汇,清朝的“正直boy”乾隆皇帝爽性编纂了一本《贰臣传》,收录了曾在明清两朝当官的120余位人物。

某百科中罗列的古代奸细,除了中行说以外均出自两宋今后

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改变?

首要,在两宋之前的朝代兴替大多发生在汉人政权之间。根据上古时期的传统以及同文同种的认同,这种以臣代主或是臣子择主而仕并不是什么让人无法承受的作业,也很少被引申到品德层面进行点评,更与民族大义、时令操行无涉。不过自唐末今后兴起的北方游牧民族,不再像匈奴、鲜卑、突厥那样关于华夏王朝而言仅仅是边患或癣疥之疾,而是有才干占有华夏半壁乃至将汉人政权取而代之,成为华夏共主。这样一来,跟着夏夷之间民族对立的日益杰出,那些贰臣们的行为就不再是同文同种间的“贤臣择主而仕”,而被视为关于家国、宗族以及祖先的一种变节。

其次,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开国之君刘裕从前首开一个很恶劣的先例,那便是对前朝的亡国之君斩尽杀绝(此前新朝对旧朝皇室遍及能够善待),从此相似的作业愈演愈烈。这样一来皇帝的日子就欠好过了,一旦亡国根本就意味着身死族灭的下场,使得他们即使是为了保命(或许心思平衡),也对臣子的忠实度要求越来越高,并在两宋今后到达巅峰。比方像往曹操、武则天等人身上泼脏水都是宋儒开端干的,着重正统和忠君。做臣子的再想“良禽择木而栖”所要承受的品德和舆论压力远不是此前几百、上千年前的长辈所能比较的。

虽然项羽和刘聪也杀过亡国之君,但仅限个例。自刘裕将司马氏斩尽杀绝今后,就成了常态

终究也是最要害的要素,便是宋明理学的影响。这套以三纲五常的伦理品德为根底的哲学思想,严厉规则了社会秩序中的上下尊卑,使得忠孝节义成为衡量君臣、父子、夫妻等人际联络的根本准则,使得两宋之前那种“人才活动”的宽松环境一去不复返。

所以像魏徵、秦琼这样的人物若是晚生个几百年,必定会被冠以贰臣、背主等臭名。

不过凡事有破例——若是实力、才干杰出或是身处要害之处,那么哪怕他怎样不忠、怎样重复,为上位者都得捏着鼻子忍着,最少是暂时忍着。

以秦琼和尉迟恭的“前史污点”,若是晚生个千年左右恐怕没资历被贴在门上,而是录入《贰臣传》的下场

比方明末清初时就有这么一号人物,一生中先后七次叛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名字叫王辅臣。

先来说说王辅臣的前五次叛主。

王辅臣本姓李,山西大同人,身世寒微。时值明末全国大乱、民变四起,王辅臣也跟着姐夫随大流加入了一股流寇。不过很快他就跟姐夫反目成仇,在将后者杀身后挑选了流亡,并投靠了大同总兵官姜瓖。这是王辅臣的第一次变节,不过由匪变兵,成为荣耀的大明边军中的一员,也算是个不错的成果。

听说王辅臣长身玉面、眉似卧蚕,咱们都说他的长相酷似吕布,所以被姜瓖麾下一个叫王进朝的军官看上了。因为老王生不出儿子,便认了王辅臣当义子,从此他就改姓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