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门的“胥”有三种说法,你知道吗?

2020-12-28 03:12:46 作者: 胥门的“胥”

今日胥门

南宋绍定六年(1233),有一个法叫喊释元肇的人,释元肇又写作释原肇,一般以为生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是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字圣徒,号淮海。因遭到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赠通川诗僧肇书记》一诗的奖励而名噪士林,是其时闻名于世的诗僧,有诗集《淮海挐音》存世。依据明人吴之鲸《武林梵志》的记载,可知他“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十九岁那年,在浙江杭州径山寺剃发受戒。因其聪敏有悟,书有《赞达磨偈》“踏翻地轴与天关,合国人追不再还。去去一身轻似叶,长江千古浪如山”,被径山住持浙翁法师教授衣钵,后来被尊为径山第三十九代祖师。

这一年释元肇“迁吴城双塔”,也便是到今日称为姑苏双塔寺的禅院任住持。吴城是姑苏的古称,其时应称为平江府,双塔是“双塔寿宁万岁禅院”的民间简称,该禅院曾在北宋雍熙年间(984-987),被宋太宗御赐“寿宁万岁禅院”的寺名和匾额,因院内建有双塔,故有此说。至于他在这儿留下传世的《淮海原肇禅师语录·平江府双塔寿宁万岁禅寺语录》,那现已是后话了。

这一年的这一天,释元肇雇了一条船,顺着运河往平江府方向驶来。他在《虎丘》中,写下了“沧海何年涌,秦传虎踞丘。池空剑光冷,坟缺鬼吟愁。石碍楼台侧,烟深草木浮。吴人贪胜槩,春尽亦来游”之句。在《枫桥》中,写下了“出郭初逢寺,长洲茂苑西。塔风喧梵语,石雨暗唐题。日莫山如染,春深草欲迷。门前有流水,旧号越来溪”之句。在《石湖晚泊》,写下了“磨子峰头日已倾,楞伽塔顶月初生。鸱夷去后烟波冷,怅望吴台与越城”。

当前方的城楼越来越大,水声也越来越响时,他不由回过头来,用目光问询在船后把舵的船夫。立刻理解过来的船夫,用食指朝前面点了一下,口中说着同今日完全相同的吴方言:“前头是胥门。”接着食指又朝上点了点:“胥门上头是姑苏台。”说完今后,又看了看穿戴一身僧衣的释元肇,弥补说了一句:“该搭(这儿)也是姑苏人放生的场化(场所)。”

“原来是到了胥门。”释元肇若有所感望着前面巨大的城楼,遂以《姑苏台放生》为题,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其中有诗句道:“舟人点拨是胥门。”

胥门作为城门之名,依据唐人陆广微《吴地记》的记载,在伍子胥建吴国国都阖闾城时,是其所辟八个古门之一。由来一般有三种说法,通说是明人王鏊在《(正德)姑苏志》中的说法:胥门,一云姑胥门,《越绝书》云:“外有九曲路,阖闾从此游姑胥台,以望太湖。盖取姑胥山为名也。”是因城门坐落姑苏城的西南,以遥对姑胥山(即姑苏山)得名。但陆广微的《吴地记》则否定这个说法,以为其名由来是“胥门,本伍子胥宅,因名”。北宋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提出了另一说:“夫差伐齐之役,胥门巢将上军,盖其时以巢所居为号也。”以为此“胥”乃胥门巢的姓氏简称之胥,而非伍子胥的表字缩称之胥。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是我国前史上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在宋高宗赵构朝任宰相的秦桧,因掌管所谓的“绍兴订定合同”功德圆满,在宋高宗的支撑和默许下,他先是“乞禁别史”,后又开端对此前一切对立议和的人,大兴文字狱进行严酷冲击。秦桧如此铲除异己的胡作非为,不少人都非常怨恨他,乃至包含他的同党。

这一年,对其时称为平江府的姑苏也很重要,是这座城前史的一个要害节点。南宋范成大纂修成书于绍熙三年(1192)的《吴郡志》,在“胥门”条下写道:“此门出太湖道也,今水陆二门皆塞。而新姑苏台馆,乃据其上。”他知道假如细说五十年前产生的姑苏台馆新建之事,那便是政治不正确,由于必然会提到其时的知府王唤。提到王唤这个人,就必然会牵涉到本朝现在还人人怨恨的奸相秦桧,有此难言之隐,所以语焉不详。却是三百多年后的人无此顾忌,明人王鏊在书写《(正德)姑苏志》时,就直笔写道:“姑苏驿旧名姑苏馆,在胥门里河西城下,宋绍兴十四年,郡守王唤建。又作台于城上,以姑苏名之。台下有百花洲,洲东有射圃。”别的又做弥补阐明:“宋绍兴中,作驿馆其上,亦号姑苏台,今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