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欲杀邬思道,这种桥段是小说言家的无奈之举。
历史从不普及,演义才能为人熟知。所以人们心目中的情节,起码应该是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杀忠臣大略相似相近才合情合理,当然为了满足读者胃口,跌宕起伏山回路转是必须要营造的,这样看来,雍正登基了,接下来肯定是不能像好莱坞大片那样皆大欢喜的结局,那就没什么戏剧性了,不合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口味。
再者,二月河对雍正形象的塑造,明显借鉴了单田芳刘老先生《雍正剑侠图》的梗概风格,起初四皇子诚恳忠义,笼络四方豪杰为己所用,凋腐去弊辅助朝廷,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然后登基坐殿后性情大变,诛杀各路功臣,甚至给自己带来背刺身亡尸首两分的悲催下场…必然是受了幼年听书的影响。
这样看来,无论邬思道,无论墨雨,出来几个倒霉鬼是再正常不过了,配合雍正阴骛形象嘛。
参与雍正大业各路阴谋的,大有人在,比如老十三,李卫,年羹尧,文觉和尚等等,这么多人,墨雨是完全在幕后,可以并有必要牺牲,邬思道呢,半明半暗,然而他自己最清楚,自己不能入仕为官,地位尴尬,容易为人所执,并且被人胁迫利用,而对邬思道,雍正亦是心怀感激,故而如何处理他,实在感觉棘手,左右为难。
最后邬思道求了一个对谁都好的出路,大隐隐于市,以模模糊糊的身份做封疆大吏的幕僚,这样既是对自己的保护,又能让皇帝放心,同时,还能作为雍正随时的眼线或喉舌,一举多得,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临走之时,雍正登基的前夜,还不忘顺手拉了自己的老朋友十三阿哥允祥一把,让他坚决推辞了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