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曲艺场子捧红“混混儿”李金鳌,百年传承如今郭德纲接棒

2020-12-03 01:44:36 作者: 天津曲艺场子

天津的书场是凭能耐赚钱,竞争激励程度远超如今的评书场子。

据说,当时最受欢迎的还是成本大套的《三国》《水浒》和各种演义,南市三不管的《混混论》独树一帜。

还有一位评书奇人名叫杨瞎话,此人说书没有“书胆”,就是没有固定内容,每天到书场拿一张报纸,看到哪里说到哪里,报上有一篇社会奇闻,杨瞎话就顺着这条新闻说了起来,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市井奇谈,直到乌七八糟的种种传闻,说得出神入化。

有人曾怀疑杨瞎话只是民间传言、都市传说,后来从北京说书界元老证实,杨瞎话者确有其人,而且听过他说书的人还健在。

可见,当年天津说书界,说出名堂来的人还真是不少。

说书的有奇人,听书的就让人开眼了。那时的宝和轩水铺,每到下午三点,评书表演场里就座无虚席,那场景我见识过,也是跟着同学们一起去的,其中一位听书的爷很有看点,这位爷玩扇子,一个人占着一张八仙桌,一壶茶,据说茶具是他自己带来的,桌上放着十几把折扇,听一会儿书,拿起一把扇子,呼啦一下展开,轻轻地扇几下,也不是扇凉风,就是向人们展示他的雅兴,放下扇子,又听一会儿书,再打开另一把扇子,这把扇子更珍贵了,据说是唐伯虎的题画,吓得说书人连词儿都忘了。

这还是听文书,听混混论这种“时事热血”类,就更容易“激火”。这位坐那正听着书呢,“怎么意思?”“踩我脚了知道吗?”“踩你脚了,脚嘛不放地下?”“喝!不含糊,走!咱们外面玩玩。”俩人到外面叮咣五四打起来了,别人过来一劝,“怎么回事?别打了,别打了。”“谢谢诸位!没事没事!”不能说谁对谁不对,一说就输面儿了。

2006年郭德纲爆红之后,作为老郭师父的评书艺人金文声也被重新关注。而老爷子2017年去世前,长期在天津名流、燕乐等地表演,爱现挂多时事的表演风格对郭德纲也有所影响——郭德纲自述爱说评书也是因为小时候听老先生们“掰扯”各种书套子。

时光一转百年已过,1920-1940年代天津的书场盛况已成烟云,郭德纲好像说如今全国正宗的说书人不超过10个,虽然有夸张的嫌疑,不过也说明这一行有点青黄不接。好在书场渐渐增多,爱听评书、曲艺的人明显在增加,评书和书场也会更加热闹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