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与李牧,战国两大名将间的较量!

2020-09-21 13:41:26 作者: 王翦与李牧,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两国分别有两位。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李牧。而这四人又可分为两对儿。白起、廉颇是一个时期的对手;王翦、李牧是比他们稍晚一些时候的对手。

《史记》上说:“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王翦与大将桓齮(yǐ )攻打邺城(初为魏国土地,公元前238年割让给赵国)一带,攻占了九座城池。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秦王政任命桓齮为主将,进逼赵国国都邯郸;王翦领军回国。

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桓齮围攻赵国的平阳,斩杀了赵国大将扈辄(hù zhé),赵国死伤十万多人。第二年,桓齮再次攻打平阳,占领宜安,打败赵军,杀死领军大将。随后桓齮夺取了平阳、武城。赵国国君赵王迁觉得形势严峻,赶紧派人把大将军李牧从北方调回,在宜安抗击秦军。

《史记》上说:“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根据史料记载, 李牧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李牧前期的战略是:示敌以弱,不主动出击。像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认为李牧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 并派别人代替他领兵。新派的守将倒是每次出战迎击匈奴,但屡次失利,赵国损失伤亡很多, 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 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战略做。 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在看准时机后,李牧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匈奴单于率军追赶。被李牧诱敌深入,采用两翼包抄的战法, 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李牧率军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李牧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在桓齮率秦军主力去攻打肥城(今河北石家庄藁城区一带)时,派奇兵袭占秦军大营,在秦军主力回援之际,以逸待劳,在肥城之下大败秦军。桓齮溃逃。李牧因功封为武安君。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秦军分两路大军,再次攻打赵国。一路从邺城、平阳一带,直逼赵国的首都邯郸,一路从太原直接抵番吾(今河北磁县一带)一带。李牧率军首先击败了攻打番吾的秦军,迫使攻打邯郸的秦军后撤。随后李牧又挡住了南边的韩、魏两国的袭扰。

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王翦亲率秦国大军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率军抵抗。两军相持。王翦看到赵军有李牧,秦军一时不能取胜,就采用反间计。 重金买通赵王迁的宠臣郭开 让郭开在赵王迁面前进谗言,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结果赵国中计,逼死李牧,罢免司马尚。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李牧死后,王翦率秦军向赵国大举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占赵国国都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灭亡。

王翦、李牧并没有你攻我守地打上几场轰轰烈烈的战役。可从各方面分析,在军事上,李牧要强上一些。攻守兼备,用兵谨慎,善用奇兵,一招制敌让自己的对手感到害怕。王翦用兵也是谨慎,善用正兵,不善奇兵,有板有眼。在战术上,王翦稍显不够灵活,可在另一个层面上,李牧就不够看了。王翦知道全面分析,找出赵国的弱点,直接用反间计并且获得成功。两人高下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