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首领突然与周边各羌人的二百多酋长解除旧怨,并且订立盟誓。这一消息很快传回汉廷,引起了一番轰动。征询赵充国意见,赵充国断定,这些人肯定是想要重新联合起来对付汉朝!
为什么?
赵充国说因为三十多年前的证据就摆在那里,三十年前就是,羌人准备攻打汉朝,就是是先解除仇怨,内部订立盟约,然后开始犯边。
继而,赵充国认为,这么多年来,羌人之所以屡次会败给汉军,是因为它们内部是一盘散沙,不足为惧。而他们一旦联合起来,就麻烦的多,更有说不定是想要联合匈奴来对付大汉。
同时,赵充国还推测出羌人的下一步计划和行动路线,这些推测到后面都一一应验了。大家均叹服赵充国料事如神的本领,可赵充国却自谦的说,这是自己多年的行军经验加上自己对羌人熟悉,同时经过实地考察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此时的赵充国已经74岁了!
汉宣帝虽有心让他出战,但觉得他太老了,就咨询他看派谁出战合适,谁知道赵充国人老心不老,他直接给汉宣帝说:“皇上还有比我更合适的人吗?”
汉宣帝复问:“那你要带多少人去?”
赵充国这时说了一句传于后世的成语:“这我哪知道?百闻不如一见,我要去看看才行。臣愿立刻去金城附近(今甘肃兰州)观察地形,然后写出作战方略。陛下把此事交给我办好了。”
于是,74岁的老将,领不满万人的骑兵,迅速出师了,然后他巧渡黄河,立稳阵脚,作好战斗准备。
到达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最终在汉朝强大的防守优势下,羌人无计可施,内部开始分化,被赵充国逐个劝服,解散了羌人各部落联合的计划。
制定定边良策“以兵屯田
”,为后来经营西域奠定坚实基础
打败羌人后,赵充国回到京师,他写了一封奏疏给汉宣帝,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张,汉宣帝最初不同意,因为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过,因此他让赵充国写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来。
赵充国前后一共上了三篇奏疏,同时也说服了众大臣,汉宣帝才肯同意,于是,西域开始“以兵屯田”。
赵充国建议: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作为持久之计,提出亦兵亦农,就地筹粮的办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十二便”。
此建议的提出,这对当时支援频繁的战争,减轻人民负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响到后世。到现在的各地的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农场,牧场,林场等均有以兵屯田的性质。对国家稳定,以田养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死后哀荣
赵充国一直到接近80岁,终于感觉自己干不动了,他上书请求退休,返回家中。但朝廷议论“四夷”问题时,皇帝还还常常邀请赵充国参与。
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赵充国去世,享年八十六岁,宣帝给其谥为“壮侯”。
葬于圭卜山之阳(今清水县城西北的李崖),赵充国墓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充国去世后,汉宣帝因匈奴降汉,追思有功之臣,建麒麟阁,赵充国与霍光等11人一同画肖像于未央宫麒麟阁中。
后来汉成帝召黄门侍郎扬雄称颂之。给出“在汉中兴,充国作武”的颂词。
最初赵充国只是一个小小的骑士,不过他善谋略,又有战功和机遇,但多次击退匈奴,也是一员抗匈名将。
赵充国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仍领兵出征,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赵充国在朝时,向朝廷上书,详细分析形势,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张。留兵屯田之策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