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七首重阳节诗词!七首词七种人生境界!

2020-10-25 08:50:58 作者: 最经典的七首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重阳时节。所谓重阳,就是两个九叠加。在中国哲学中,偶数为阴,奇数为阳,而九是最大的阳数,所以,九月九又被称为重阳节。秋天天色澄静,此时登高望远,万里秋色一览无余。所以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中国人是讲究吉利的,所以喜欢讲吉利话,这也代表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因为九九重阳的谐音是久久,有天长地久之意,所以在重阳节,中国古人常常在这一天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近年来,这种风俗被国家固化为老人节。

古代的文学家们,对重阳节的描写很多。由于古人对秋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古人认为秋天意味着万物将收藏起自己的精气神,准备过冬了,再加上万物凋零,所以中国文人往往悲秋,故有春女思秋士悲的传统。但对重阳节,各诗词大家们的感触又不一样,体现了自己鲜明的风格。所以有评论家说,风格即个人,此言不诬也。好玩的国学精选一批大家所作的重阳节的词,并加以简析,以此纪念这个美丽的节日。

1. 最豪放的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好玩的国学:伟人的气质总是超越于常人。古人对秋天的吟咏,往往是悲伤的落寞的。比如那个著名的帅哥诗人宋玉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从此以后,大家写秋天难免伤悲落寞。伟人与之完全不同,他的这首词一反悲秋的常态,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2.最悲伤的重阳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译文: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好玩的国学:这是写重阳节的词中,最为悲凉的一首,其中,“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乃千古名句。晏几道是北宋词人宰相晏殊的儿子,其家境和后世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相似。晏几道是个多愁善感的公子,黄庭坚说他和秦观一起,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到底为什么而伤心呢,是因为情。重阳节这一天,大家一起喝酒游乐,但晏几道却是个“人多时候最寂寞”的人,全词写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伤和凄凉的人生感怀。“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这就是一种欲求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悲哀!

3.最相思的重阳!

少年游重阳过后

宋代: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译文:刚刚过了重阳节,天气渐渐冷了,庭院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在这秋日的清晨,朱红阑干外的木芙蓉却开得非常美艳,像在特地竞吐新的芬芳。

天气逐渐寒冷。白色的木美蓉在淡淡的月光下摇曳生姿,就像是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清霜。这一枝斜立着,红得像火一样灿烂;那一枝低垂着,白得像雪一样晶莹。所有的花似乎都不畏霜寒,都开得那么明艳,那么妩媚,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温暖的春天。不要把这玲珑剔透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分了,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

好玩的国学:与终日沉浸在感情中无法自拔的晏几道相比,老爸晏殊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晏殊号称是词人宰相、太平宰相,一生无忧无虑悠悠富贵。如果说他还有些忧愁的话,那就是闲愁,那就是对留不住美好时光的悲哀。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对象是夏末秋初时开花的木芙蓉。晏殊通过精雕细琢,将木芙蓉抗拒秋霜、坚贞高洁而又不失娇媚的品格刻画出来,处处透出词人对木芙蓉的喜爱之情。芙蓉花这么美,送给谁呢?还是送给自己的意中人吧。这就是爱情,要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这可能就是爱情中的爱屋及乌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