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武雄
笔者在朋友的引荐下,结识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原23军67师老兵钟一(伟今)先生,得以一睹其抗美援朝战时日记原稿。这些从未公开发表的日记,几乎逐日记录了他从1952年4月至1955年8月的经历。
长期以来,有关抗美援朝战争或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研究,多将目光集中于“大人物”、知名人物或者集体性的活动。前者如高层领导人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决策或者各级军事指挥官、英雄模范人物、外交谈判中的重要角色等,后者如战争期间的历次战役战斗以及中国志愿军下辖各部队的军史和战史等。这些研究对象和内容固然重要,常常也是大多数读者较感兴趣的方面,故而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深入和细致。然而,抗美援朝战争毕竟是由约290万志愿军官兵共同参与和经历的历史,是无数有着不同背景、个性、情感和认识的人们的一段人生经历,而不只是少数“大人物”、知名人物的经历和活动,也不只是以集体名义或形象进行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仅仅将视野局限于这些方面,显然会限制我们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丰富面向的理解和认识,不足以反映和揭示曲折而残酷的战争过程和集体活动中不同个体真实细致的特殊经历、情感和感受。不过,由于普通志愿军官兵文化程度较低,加之战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绝大多数军人战时未能留下直接记录和反映其经历和情感的史料,事后多年的口述回忆和追述又难免因为受多种因素干扰而可能失真,故而存世的志愿军一线士兵或机关基层人员的战时日记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就笔者目力所见,这样的战时日记虽然很少,但也有一些已公开发表或出版。不过基本上是符合某种主题或主流价值取向的节选、摘录,甚至经过了后来的文学加工或演绎,其史料价值和内容的丰富完整性是大打了折扣的。幸运的是,笔者在朋友的引荐下,结识了志愿军原23军67师老兵钟一(伟今)先生,得以一睹其珍藏的抗美援朝战时日记原稿。这些日记几乎逐日记录了1952年4月至1955年8月,钟先生从期待入朝作战到于1952年9月7日随部队入朝作战以及停战后长期驻朝的经历。这一千余篇日记,长则千把字,短则寥寥数字,真实完整地记录和反映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字里行间,从日记稿发黄变脆的纸张,从或潦草或工整的笔迹中,笔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三八线上战火连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艰难岁月,能够感受到停战后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作者依然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能够体会到作者为不能入党而焦灼、为终于入党而兴奋和不能顺利转正而焦虑的情感变化。
钟一日记原稿,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钟伟今,原名钟一,浙江省德清县人,生于1931年。1949年5月,德清解放后即加入解放军,参加了解放上海战役。后随部队进军浙东舟山“敌前练兵”,1951年初进驻江苏太仓。1952年7月,由23军67师干部部调任师后勤处首长办公室(技术)书记,投入抗美援朝准备阶段的紧张工作。8月下旬,部队奉调离开江苏太仓,从昆山登车直奔安东,8月31日抵达。9月7日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1953年元旦,部队移防三八线与联合国军对峙、交战。5月,奉命上调67师政治部秘书科任秘书。11月,调任师作战训练科一级文书。1954年6月,接到志愿军总部干部部电令,上调该部军衔奖励处。1955年8月肃反审干运动中因所谓“历史问题”受审,受此牵连入党转正问题迟迟不能解决。1957年8月自愿复员还乡,启程于23日从朝鲜回国。作者自言,因其当年是“小青年、小职位、小视界,且多以个人机关工作经历、日常见闻与感受为主”,故其“抗美援朝日记”“没有多大价值可言”。对此,笔者不以为然。恰恰相反,正因为其身处部队师级机关科室,职位也不高,又和绝大多数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官兵年龄相仿,故而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才更有典型意义,更具有代表性,其日记才更有价值。
目前笔者所见日记原稿共五本,约20余万字。除了因战时环境恶劣(尤其是三八线上),工作紧张有若干天只字未记,留有空白外,其余时间几乎每一天都有记录。另外,出于保密考虑,也有部分日记篇章存在未能留下记录或明显欲言又止的情况。尽管如此,这20余万字的日记稿所反映的细节已相当真实而丰富,其内容包括日常工作情况、社会交往、思想状况、各种书刊报章读后感、诗歌习作、思想汇报等等。此前各种抗美援朝研究成果未能反映或无从研究的普通志愿军官兵或部队机关基层人员个体视角的经历、见闻与感受,在日记中都能找到丰富的例证,帮助我们去深化和细化既有认识。比如志愿军官兵内心如何认识这场战争、与官方的宣传或主流话语有何不同?他们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思想上有何变化?个体是否有不同于集体的情感表达?面对战争中残酷的死伤,个体如何看待?个体的恐惧、焦虑、不满等情绪如何排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