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水“邂逅”赵充国

2020-11-02 09:41:25 作者: 在清水“邂逅

公元前99年,赵充国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匈奴,被匈奴大军包围,军中缺粮,士卒伤亡惨重,在战局不利情况下,他带领壮士百余人冲锋陷阵,使李广利和大部队得以突围,负伤二十余处。李广利将情况启奏皇帝,汉武帝亲自查看创伤,叹为勇士,拜赵充国为中郎,迁车骑将军长史。汉昭帝时,他迁中郎将、水衡都尉,和匈奴作战,生擒匈奴西祁王,升护羌校尉、后将军。公元前74年,他因与霍光定策拥立宣帝有功,封营平侯。然倘若就此打住,其实赵充国很难彪炳史册。卫青、霍去病皆是年纪轻轻就大放异彩,而赵充国却是晚年才开启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幸亏他活得长。赵充国于公元前52年病逝,享年86岁(这在当年堪称人瑞),谥号壮侯,葬于清水李崖。赵充国一生功绩主要表现在其晚年,74岁时他毛遂自荐领兵出征平定羌乱,这在中外战争史上尤其是两千多年前极其罕见。

当初汉宣帝问赵充国如何解决羌人之乱,他答:“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这是成语“百闻不如一见”的由来。后来在进攻羌人问题上,赵充国坚持己见,给汉宣帝奏折中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既然矣。”这是成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由来。此时赵充国已74岁,率大军出师金城(今兰州),巧渡黄河,兵抵青海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最终羌人无计可施,内部发生分化,被赵充国逐个劝服,解散了羌人各部落联合进兵汉朝的计划。公元前61年,赵充国上书汉宣帝,提出了著名的《屯田策》,指出兵“贵谋贱战”,为长期维持边境安定局面,须“万人留兵屯田以为武备”。也就是说从回师的军队中留下万人屯田,“遇敌则战,寇去则耕,屯田一开,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通俗地讲,就是屯田既能减轻朝廷负担,又符合边疆战争需要。赵充国回京时,留下了大部分来自中原的士兵在河湟一带屯田,又从内地移民,提供生产设施供其垦殖。自此,中原先进文化传入河湟地区,羌人从此定居农耕,也为河西走廊的安全畅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举对当时减轻人民负担起到了很大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赵充国去世后,汉宣帝追思有功之臣,建麒麟阁,赵充国与霍光等11人的画像一同被供于麒麟阁令后世瞻仰。

赵充国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在其晚年首创了军事屯田制,用和平方式来解决尖锐的民族冲突。而这种以兵屯田的方式为后世政治家、军事家纷纷仿效。史学家范晔誉其“以屯田、遂通西域”;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其“屯田乃千古之策”。及至现当代,依然被广泛借鉴,举如南泥湾大生产,以及后来的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农牧林场等等均有以兵屯田的性质,对以田养兵、维护国家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走在赵充国陵园内迂回曲折的青砖小路上,头顶绿荫蔽日,身旁花团锦簇,可以望见远处牛头河在缓缓流淌。牛头河是清水的母亲河,虽蜿蜒曲折,却冲击出富庶的清水谷地,古往今来,这里的人们都是沿着牛头河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无论是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还是两千多年前作为六郡良家子弟应征报国戍边的赵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