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家族是四世三公,东汉末年的乱世就是袁氏家族引起的。袁绍的家族地位高于袁术,袁绍确实不算是庶子,过继出去就不按生父生母按嗣父嗣母算了,类似的还有袁世凯,自幼过继给叔父叔母,那就是叔父叔母的儿子。
袁术和袁世凯的哥哥袁士敦,对袁绍和袁世凯非常记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袁绍和袁世凯两个本应是庶子的人,过继出去后,一跃超过了袁术/袁士敦这两个嫡子。
袁绍过继给了无子早亡的伯父伯母,从庶子一跃成了长房长孙,而袁术虽然是嫡子,上头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嫡长兄。
袁世凯虽然过继给的是叔父而非伯父,但这个过继不是死后过继这种走过场,是真正的过继,他嗣母的亲子出生后没多久夭折,袁世凯甚至是喝嗣母奶长大的,偏袁世凯的嗣父比生父牛多了,一路做到二品高官,而他生父只是个挂虚职的乡绅。二袁属于属于因过继从生父庶子变成嗣父嗣母嫡子的。
袁氏家族让何进和十常侍火拼,何进不是对自己没信心,而是野心过大,袁家利用了何进不切实际的野心,来为自己谋取权利。
何太后是想保住皇帝权威的,她必然需要利用宦官和打手平衡外戚(何进)士族的实力,就算是亲兄妹为了权利也会进行斗争,东汉宦官只是皇权的依附,而何进踢走宦官就是想独揽大权,让皇帝和太后直面士族,何进已经和士族搞在一起开幕,这已经是翻脸了。如果何进没死,袁绍的大计划就全部落空。
挑起两方火并从而渔利的条件是一旦结果出现,自己能迅速按住胜利的一方,袁氏可以压住宦官,但我想压不住何进。如果何进活下来,那袁氏最好的结局还是在三公位子上终老。
何进火并宦官不是一时被蒙蔽,外戚和宦官的权力都源于皇权,但太监绝对依赖皇权,外戚则离士族更近,在皇帝成年后容易成为皇权的敌人。所以在小皇帝阶段消灭宦官遏制未来皇权反扑是符合外戚利益的,何进只是对自己没信心,何太后和何苗才是未能认清形势的一方。
袁氏在其中可能只是推动者,因为外戚当权对士族基本是利好的,两次党锢都和宦官脱不开干系,袁氏依附宦官也不是长久之计。董卓扰乱京师的局面我想袁氏也没有料到,他们的应变明显不够及时。
董卓带领边军时懂得笼络部下(部下挺卖命的,背叛的好像不多);进入都城能够迅速反客为主,掌控局势(一不起眼的边军将领迅速掌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控中央大权,将旧有势力收拾掉);大权在握时能够呼风唤雨(私行废立);逆境是也能以退为进(火烧洛阳,退入关中)。
最大的问题是,他毕竟是军旅草莽出身,对政治斗争中的细节把控能力未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结果被身边人刺杀。袁家的盘算就是跟后世司马家一样彻底把持汉朝军政大权,然后再假以时日搞禅让和平过渡。而董卓则看准了时机抢走了这一胜利果实,但他没有足够的和威信坐稳这一位置,袁家则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于是挑起诸侯讨董。好好的一个和平禅让最终变成了群雄逐鹿,袁家和董卓都被迫走上了自己本不打算上的舞台玩起了自己最不擅长的游戏,结果都最终失败。
而董卓则看准了时机抢走了这一胜利果实,但他没有足够的和威信坐稳这一位置,袁家则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于是挑起诸侯讨董。好好的一个和平禅让最终变成了群雄逐鹿,袁家和董卓都被迫走上了自己本不打算上的舞台玩起了自己最不擅长的游戏,结果都最终失败。
袁绍在跟何进、董卓交锋中,让曹操或者天下有识之士看准了袁本初色厉内茬、好谋无断。事实上天下人没看错,浪花淘尽英雄,不是袁氏兄弟不够优秀,而是优秀的人太多。袁家就算没有这些具体的战术失误,最后统一天下成功,结局大概率会像王莽或者司马家一样迅速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