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政区划分及其相关问题

2020-11-20 13:39:31 作者: 西夏政区划分

李元昊

二、监军司

西夏的监军司和地方州郡平行,以军事为主,兼理民政。宋人在军赏中,将西夏监军司的正监军和州郡的郡守同等对待。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在全境“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它们分别是左厢神勇、石州祥祐、宥州嘉宁、韦州静塞、西寿保泰、卓啰和南、右厢朝顺、甘州甘肃、瓜州西平、黑水镇燕、白马强镇、黑山威福。《宋史》对这十二个监军司排序是有规律的,它从东部开始,由远及近按照顺时针方向逐一展开。对照《西夏地形图》所列位置,它们分别是左厢神勇军司,驻今陕西府谷县无定河西;石州祥祐军司,驻今陕西横山东北无定河畔;宥州嘉宁军司,驻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宥州古城;韦州静塞军司,驻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西寿保泰军司,驻今宁夏海原县高崖乡草场古城;卓啰和南军司,驻今甘肃永登县庄浪河西南;右厢朝顺军司,驻今甘肃武威西北;甘州甘肃军司,驻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黑水镇燕军司,驻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古城;白马强镇军司,驻今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北;黑山威福军司,驻今内蒙古阴山南。

西夏后期增加到十八监军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记载17个监军司,分别是石州、东院、西寿、韦州、卓啰、南院、西院、沙州、啰庞岭、官黑山、北院、年斜、肃州、瓜州、黑水、北地中、南地中,其中石州、西寿、韦州、卓啰、瓜州、黑水、官黑山(黑山威福)7个军司与前期重名,南院、南地中、北地中、沙州、啰庞岭、年斜6个是新置。其余为更名,其中右厢朝顺更名西院,白马强镇更名北院,甘州甘肃更名肃州监军司,并由甘州移置肃州,左厢神勇更名东院,并由银州东北移置夏州。

1062年(夏奲都六年、宋嘉祐七年),西夏宥州向宋延州递送公牒,称“改西寿监军司为保泰军,石州监军司为静塞军,韦州监军司为祥祐军,左厢监军司为神勇军”。同时,在灵州西平府设翔庆军。这四个监军司对接的是宋朝边境。夏毅宗谅祚即位后,向宋朝示好,改蕃礼为汉礼,同时将对准宋朝的监军司改名保泰、静塞、祥祐、神勇等名称。将监军司名用传统祥和的字眼表述,也是向宋朝示好的表现。《西夏地形图》所记的保泰军、静塞军、神勇军、祥祐军、嘉宁军、清远军、朔庆军、和南军、甘肃军、朝顺军、镇燕军、贺兰军等,大都是吉祥的名称,其中保泰军、 静塞军、神勇军、祥祐军是毅宗谅祚时改置的,其他是此后设置的,有的是监军司改名,有的是新设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记载西夏中期设有鸣沙军、虎控军、威地军、大通军、宣威军。军在宋代属州一级行政区划,主要设在军事要地或山川险僻多聚寇盗之处,地位等同于下州,如设在对西夏边面的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和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夏和宋朝不一样,监军司改名为军,并不是把其改制成地方州一级行政区划,其亦兵亦民部落兵制下军民合一的性质没有改变。

西夏地形图

三、经略司

西夏中期开始,为了加强对地方特别是部落豪酋的控制,在地方监军司和州郡之上设置经略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一〇《司序行文门》记载:“经略司者,比中书、枢密低一品,然大于诸司。”经略司不在五等司内,说明它的特殊性,也即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性质,负责监察地方,而不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唐代的道。因此,它比中书、枢密低一品,然大于诸司。与之相对应的经略司印次于中书、枢密印,高于正统司印,银质,二十五两重,长宽各二寸三分。

文献明确记载西夏设有东经略司和西经略司,位于西夏的左右两厢。《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记载的东南经略司和西北经略司,可能是指东、南、西、北四个经略司。京畿地区、大都督府及啰庞岭以外的地方重大军政、民政、财政事务须通过经略司上报中书、枢密,如“边中诸司各自所属种种官畜、谷物”的借领、供给、交还、偿还、催促损失等,由所属大人检校,然后依“地程远近次第,自三个月至一年一番当告中书、枢密所管事处。附属于经略者,当经经略使处依次转告。不附属于经略使处,当各自来状”。“诸牧场四种官畜中患病时,总数当明之。隶属于经略者,当速告经略处,不隶属于经略者,当速告群牧司。验者当往,于病卧处验之。”每年十月一日开始的军马、盔甲、武器校验,由殿前司奏报国主批准,属经略司管辖者,由经略司派遣胜任人为校验队将,校验结束后将典册报送殿前司。不属经略司管辖者,则由殿前司直接派遣胜任人校验。还有国内有获死罪、劳役、革职、革军、降官、罚马等公事等,依季节由边境刺史、监军司等报于其处经略,经略人亦再查其有无失误,核校无失误则与报状单接。应派遣盈能、副溜时,监军司大人按照一定选拔条件于首领处遴选,依次经正副统、经略司报请枢密使批准,方可以派遣。囚犯等因病、管理不善致死时,所属司报于经略司,然后依文武次第分别报中书、枢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