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秦始皇在华夏民族正式建立封建帝制开始,农民起义就油然而生。秦末有陈胜吴广起义,汉末有黄巾军起义。就连一向富裕的宋朝,都出现过宋江和方腊起义。在众多农民起义中,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无疑是个另类。他不仅给了大明王朝致命一击,甚至直接带领着起义军攻下了北京城,颠覆了大明王朝。虽然李自成占领北京仅仅十八天就被清军击败。但是能以低微的身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整个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也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能做的比他更好了!
其实在李自成起义的过程中,明军也曾多次将李自成团团围困。但每次都因为一些偶然事件,使得李自成死里逃生。那么李自成究竟是如何从大明朝廷的网中多次逃走的呢?大明朝看似偶然的灭亡时间中,又存在着哪些必然呢?
1、 闯王李自成的成功之路
李自成原本是甘肃银川的一个驿站小吏,崇祯皇帝继位之后,朝廷为了削减开支,在全国大规模裁撤小吏,不巧李自成也是其中之一。丢了稳定工作的李自成,只有跟着闯王高迎祥走上起义的道路。高迎祥战死后,李自成继任闯王的位置。最开始李自成也是几经生死,不过还是凭借中原大灾荒的机会,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一时之间百姓纷纷支持李自成的军队。最终李自成一路北上,直接攻克了明朝首都北京。当然明朝在和李自成的对决中,也不是完全没有消灭李自成的机会。只是每一次都被李自成逃走了。
2、 李自成奇迹一般的突围
崇祯七年,明军在陈奇瑜的调动下,集结各省兵力,合围之势李自成的农民军。李自成的军队直接被驱赶到险峻的车箱峡中,指挥被明军四面合围。情急之下,李自成想到了"诈降"的办法。他先是买通了明朝官员,使明军相信了他接受招安的请求。而后在明军准备将农民军残部遣散回籍的途中,带人杀掉了安抚官员,并再一次竖起了起义的大旗。
而后李自成率部左冲右突,最终收编了散落各地的余部。但此时的明军依然有很强的战斗力,人数上也是明军占优势。明军将领杨嗣昌,统领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在配合洪承畴、孙传庭军队,把李自成打的节节败退,最后李自成虽然成功突围,但身边也仅剩下十几人。无奈之下,只有躲进了商洛山中。
逃入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刚喘了口气,明军就又围了上来。此时的李自成可以说是倾家荡产、损失惨重。他身处连绵的群山之内,手下又仅剩十几人,形式比当年兵败垓下的项羽和被困麦城的关云长都要危险。当年项、关二人皆有万人敌之勇都逃不出去,何况是他。然而李自成最后却奇迹般的,从商洛山逃走了。
其实在河南出现大饥荒之前,类似与商洛山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但是李自成每次都能在明军的重重包围下逃走。这究竟为什么呢?
3、 人少的优势和清军的配合
李自成之所以能多次凭借几十人的残兵,突出明军的重重包围原因还是有很多的。首先一点就是,群山密林之间特别有利于几十人的小股部队藏身,而不利于大部队行军和搜查。李自成每次兵败,都会想方设法的逃到群山密林的地形之中。试想一下,在这种地形中想找到一支几十人,甚至十几人的小部队会有多难。
民国时期,东北著名的土匪座山雕张乐山不就是凭借东北林海雪原的地形优势,才笑傲江湖整整三四十年吗!当时日本人出兵去剿灭,都没能抓住它。当时的座山雕,手下其实也就几十号人而已。李自成之所以能多次死里逃生,和他对地形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关系。
而会逃只是一方面,关外的清军其实也无形之间帮了他的大忙。如果明军能有足够的兵力,在李自成藏匿的山区内采取重兵围堵、坚壁清野的方法的话,时间一长,饿也能饿死李自成。可此时的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同时出现。除了李自成外,关内还有张献忠等起义军,关外还有如狼似虎的清军随时准备进攻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