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怀”二字,言简意赅,韵味十足,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分量极重,包含了词人此时此刻的临老逢春、远别等种种痛苦的感情。
上片中也只有这两个字不属于集句,而是苏轼自己的话语,这样的表达进一步将所集唐人的诗句融为己有。
“何况清丝急管催”,此句取自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诗。原诗写道:“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伤心人别有一番凄婉的心境,更何况酒筵上清丝急管的音乐,以乐衬哀只能加重当事人难以为怀的悲哀。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满庭芳》一词里有这样的几句:“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细品苏轼和周邦彦这两首词作中的句子,词意是相似的,但苏轼的这句在表述上明显深婉哀痛了很多。
据宋代词话笔记中的记载:“东坡来黄州,二君(指太守、通判)厚礼之,无迁谪意。君猷秀惠列屋,杯觞流行,多为赋词”。苏轼词中写到的酒筵上的丝管之声,是黄州太守为苏轼所设。
过片开头,词人着力写思乡之情。“吟断望乡台”,这一句取自李商隐的《晋昌晚归马上赠》一诗。李商隐原诗写道:“征南予更远,吟断望乡台。”
苏轼在词作中虽然采用的是后一句,其实也暗含了李商隐诗中上一句的诗意。苏轼一生仕途跌宕起伏,贬谪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但对故乡的思念始终如一。
苏轼在《醉落魄》一词中就写道:“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羨归飞鹤。”这正是他思乡情结的流露,回归故里,归隐山林,寄情山水,成为了萦绕在苏轼心头,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
苏轼贬谪黄州,远离故土,当饮酒登高之际,又怎能不倍的思念故乡?所以接下来词人纵笔写出“万里归心独上来”,这一句也是取自唐代诗人许浑的《冬日登越王台怀归》一诗。
纵观苏轼的这首集句词,其实是词人在黄州心境的写照,而他在黄州所做的《寒食雨二首》的结笔则可以很好地注解这首集句词的内涵。
苏轼仕途的跌宕,远离故乡、亲人、朋友的孤独,这两种情感,在此时此地是一样的深婉哀痛,这首集句词深刻地反映了苏轼当时心态的一个侧面。
从全词的构架上来看,全词起笔于酒筵,中间写登临望乡,结尾是对“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深入反思,词作完整地呈现出词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一心理活动从向外观照发展到反观内心。这是词作内容上的一大特色。可见此词呈现反观内心的特色不是词人刻意为之的,也不是出于偶然的。
同时,在这首集句词所采用的唐人诗句中,句句切合词人谪居黄州的情境与心境,经过词人创造性地融会贯通后,这首集句词焕然成为新的篇章,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已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文字游戏”的集句之作了。
苏轼集唐人诗句谱写新词,巧妙自然,信手拈来,词作浑然天成,读来犹如词人自己创作的新句子一样,这又是全词的另一特色。
东坡在黄州期间还写过《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的诗歌,诗中苏轼自豪的写道:“世间好语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甚至在诗中,苏轼对他的集句作品还有这样的自我评价:“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捉君应已迟。”
由此可见,苏轼对于自己从前人诗作中集句创写新词的是非常自信的,苏轼自信的其实就是自己信手拈来、融会贯通的创作能力。
而这首集句词无疑是苏轼集句词中的代表作品,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苏轼学识的渊博,也能看出苏轼创作的自由灵活和写作手法的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