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断章取义的话、一则蹭流量的广告,一个100亿元的板蓝根“生意”

2020-10-24 17:20:09 作者: 一句断章取义

证监会方面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报道。白云山公司已于10月19日发布澄清公告,并做风险提示。根据公告,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试验结果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此,证监会将持续关注相关情况,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予以查处。

"硬扯"了媒体,"消费"了钟南山,蹭上了热点,最终引来了证监会。至此,板蓝根的篓子彻底桶大了。

熟悉的味道,每逢疾病板蓝根?

新冠疫情防控仍在继续,板蓝根最终没有"缺席"似乎一点都不令人意外。事实上,"当传染病开始流行了,板蓝根就保不住了。"这句玩笑话在现在看来,格外的真实。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甲肝在上海流行时,板蓝根就曾一度成为治病良方。据媒体报道,在被热炒期间,2毛钱一袋的板蓝根冲剂能卖到10元钱。然而,此后的科学研究表明,甲肝属于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是可以自愈的,至今,没有证据证明板蓝根对甲肝有"药到病除"的神奇作用。

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板蓝根"一战成名"。当年5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公布消息称"八种中药对治疗非典有疗效",其中,板蓝根赫然在列。一时间,关于板蓝根能预防SARS的传闻甚嚣尘上。板蓝根身价飙升,卖到断货的同时,也有民众因为盲目服用过量板蓝根,出现呕吐、中毒现象。

事实和17年后的今天十分相似,板蓝根等中成药对SARS病毒的"有效"仅仅只是停留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但没有临床实验的结果能够证明其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至于预防病毒,更是违背了科学。

在这之后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的H7N9禽流感,板蓝根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抢购"。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海外期间,甚至有消息言之凿凿称板蓝根被捐赠给了疫区。直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不甘寂寞的板蓝根依旧没有"缺席"。

疫情的恐慌、研究的背书、媒体的炒作。多年来,面对不同的疫情,板蓝根总是能一如既往地经历"全民抢购"到"产品售罄",这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谁把板蓝根"捧红"了?

《本草纲目》记载,板蓝根主治"时气头痛、火热口疮、热病发斑、热毒下痢、喉痹"。根据现代医典《中国药典(2015版)》,板蓝根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斑),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

很显然,无论是可考的古籍还是可靠的现代医学,板蓝根是一味良药,但从来不是某一类疾病的特效药。作为一款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草药,将其包装成为病毒肆虐下力挽狂澜的"神药"。这既是对科学的不尊重,更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板蓝根而言,也同样不公平。

那么究竟是谁在"炒作"板蓝根?商家的营销或许难辞其咎。无论是40多年前的甲肝大流行亦或是今天的新冠疫情,板蓝根走红的背后,都有商家的影子。4倍乃至10倍的价格,一夜售罄的销售量,当不成熟的研究,经过一定的推波助澜,瞬时就能成为业绩的保障,40多年来,这样的故事屡试不爽。

而舆论的正确引导同样存在缺位。不难发现,每一次板蓝根走红后,舆论总是能通过科学的论证和有效的传播来遏制已然过火的"热潮"。但比起亡羊补牢,日常的防微杜渐似乎更能有效避免事情的发展。部分媒体在内容审核时谨慎些,市民在传播涉疫信息时克制些,抢购这样的怪现象恐怕也能少一些。

另一方面,专家在表达言论,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广大民众切身健康需求的内容时,同样需要慎之又慎。如同每一次板蓝根的走红,总有专家背书的桥段出现。事实上,无论是媒体在发布相关内容,还是专家选择公布这些内容时,必要的科学解释,或者说能让普通民众理解的解释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做好科普,或许会是很长一段时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下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