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年,最风流的帝国宰相,死于功高盖主

2020-09-21 16:51:51 作者: 385年,最

预感自己时日无多的枭雄桓温,决定要干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此前,曾经率领东晋军队灭亡成汉、三度北伐的桓温,却在枋头之战中惨遭前燕大将慕容垂痛击,本来希望借助北伐立威的桓温为此闷闷不乐,后来,他对手下说:

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么就宁可遗臭万年。

这个惊世骇俗的想法不久付诸行动,于是,枋头之战失败两年后,东晋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强行废掉了晋废帝(海西公)司马奕(342-386年),改而另立司马昱,是为简文帝(320-372年)。

处处受到桓温牵制的简文帝,在位仅仅八个月就忧愤而亡,临终前他给桓温留下诏书说:桓公如果觉得本朝气数已尽,那么朕逊位让贤就是。

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桓温,总觉得像曹丕、司马炎一样篡夺帝位,应该“走走程序”,显示一下野心家们的“魏晋风度”,但简文帝司马昱的一番话,却让他汗流浃背,以致于放慢了篡位的步伐。

简文帝死后,年仅11岁的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东晋孝武帝(362-396年),几个月后,宁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温再次带兵进入京城建康(南京)。

东晋满朝惶恐,因为当时建康城中流言四起,说桓温已经准备血洗朝中大臣、进行改朝换代。

于是,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前往迎接桓温,当时,桓温故意布列军阵接见各位朝臣,作为东晋朝中一等士族、琅琊王氏的代表,执政的王坦之被吓得浑身湿透,甚至连上书言事的手板都拿反了。

来自陈郡谢氏、向来被视为次等士族的谢安,却从容就坐,然后环顾桓温故意布下的军阵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必连在墙壁后面都要埋伏士兵?”

一看到简文帝流眼泪,就惊慌失措的桓温,也同样被谢安问得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只好苦笑说:“我也是迫不得已!”

于是,桓温命令手下撤去另外埋伏的士兵,与谢安开怀畅饮,如此几天后,带着大军进京的桓温竟然碍不下脸面,自己带着大军撤回了驻地姑孰(今安徽当涂)。

但时间不等人,已经62岁的桓温(313-373年)逐渐病入膏肓,临死前,他仍然想着像曹丕和司马炎一样先来个“授九锡”,然后再行篡位加冕。

桓温多次派人催促,但执政的谢安和王坦之却故意推延,谢安则干脆以负责撰文的吏部侍郎袁宏文笔不好、需要多次修改为由进行推脱阻挡,野心有余、魄力不足的桓温实在等不及了,竟然在最后一次退出建康城后的五个月(373年七月),病逝于姑孰军中。

枭雄桓温,竟然活生生被耗死了。

说起来,耗死桓温的谢安,原本与桓温家族颇有渊源。

谢安四岁时,当时桓温的父亲桓彝就曾经赞叹说,“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东海,指的是西晋时期的东海太守王承,史称“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为中兴第一。”

四岁就被称为神童的谢安,出自陈郡谢氏,当时在以门第论高低的魏晋时代,陈郡谢氏,只是一个低等士族而已。

在三国曹操时代,谢安的曾祖父、陈郡谢氏的始祖谢缵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典农中郎将 ”,谢安的祖父谢衡,则是一位西晋的大儒;到了谢安的父亲谢裒时期,谢裒与自己的哥哥谢衡一度都是琅琊王氏权臣王敦的幕府门客。

所以,即使后来谢安的父亲谢裒晋升至吏部尚书、太常卿等高级官职,但当谢裒想向作为蜀汉名相的诸葛亮族亲、在东吴和曹魏西晋都家族显赫的诸葛恢,为双方子女求婚联姻时,诸葛恢直接拒绝说,陈郡谢氏是个什么东西,“不能复与谢裒儿婚。”

还有一次,陈郡谢氏家族与其他士族一起聚会宴饮,谢安的弟弟谢万喝多了想尿尿,就当众寻找尿壶,对此士族阮裕竟然公开鄙视说:

“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在魏晋时人看来,门第高低,才是一个人出身的根本,所以,后来敢于抗拒权臣桓温的谢安,年轻时还只是一个世家大族的小马仔、小跟班而已。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