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康作品
有句话说“坐无尼父,焉别颜回”,没有孔子,大家就不能发现颜回的好。你要鉴赏一个东西,你不到那个程度,修养不够,根本体会不到他的美。比如温州方介堪先生的印,不仅工整而且写意,达到了一种美的极致。但以北方人的眼光去看,就发现不了它的美。
“丑”的字也有很好的,丑也有丑得好、丑得不好之分的。我们要相信,丑的东西,也是作者本身的道理。你可以不喜欢,但是要接受。不然就会很狭隘。要真的学会看字,首先就要学会看书法史,看书法基本的风格。
▲陈忠康作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丑为美、破坏性的美、压倒有秩序的美,都有一定的道理,丑一点的东西,确实能显示其个性的。但是真正好的东西,还是要求“美”。
传统的审美,一是正向的审美。美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发现“反美学”。有正统的美学,就有非正统的美学。有庙堂的美学,就要有山林美学去补充。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陈忠康作品
五
记者: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坏有没有标准?又该如何来评判?
陈忠康:大的标准,回答也是很笼统的。但还是有一个美学的尺度。作为欣赏者来说,要看过很多东西,看古代的东西。对所欣赏的作品要大概有一个谱在那里。书法好坏的评判,先要看它的来历、出处。从来没有作品是横空出世的,来历可以有正统、非正统之分。任何一个作品从某方面来说,都是从古人那里传承,又会有新意。既传承古人,又以新意启发后来者。所以还是要多看,知识储备够了,就能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欣赏到作品的美。
欣赏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要真学会,还要做一个鉴赏家、收藏家、批评家。从笔墨来说,要看来历,要有前人的部分,还要有陌生感,即新的东西,是前无古人的。最后还要看内涵,符合不符合文化的等级。偏离了传统文化的品格,就是技术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陈忠康作品
六
记者:温州书法博士、硕士多这种现象怎么看?对温州书法有何期待?
陈忠康:这也是温州文化的一种反映,是一种好现象。从外围来说,温州人喜欢背井离乡,出去就出去,没什么大不了。越是偏的地方,越是想出去。还有就是温州人喜欢集团作战,你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文化圈也是这样。另外这也和林剑丹老师、张索老师的鼓励有关系,倡导“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虽然温州书法人才多,但书风较单一,反而是外地慕名而来的人,在与温州本地的书风结合之后,吸收了温州书法的优点,取得可观的成就。
▲陈忠康作品
所以,我们鼓励青年书法家创新,鼓励他们通过考学,考硕士、博士,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提高书法理论修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面目、风格。这方面有很多青年书法家取得了成功,通过考试实现了“走出去”。反过来,这些“走出去”的书法家,通过温州的书法培训班,又反哺、回馈温州,促进温州书法的发展。我也相信,温州能走出来越来越多的书法人才,成为书法的“温州现象”。
另外,已获得市场认可的书法家也要警惕,“不要做市场的奴隶”。因为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商品化作为艺术传播的最佳手段,它具有快速、灵活、覆盖面广等特点,它能解决很多人的温饱问题,但同时也存在不好的一面,它会引导大家走向单一。要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冷静下来,避免艺术品过度商品化,要提高市场的水平,对艺术家进行引导。
关注
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文仅代表原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书法讲堂观点或立场。文章无从查证作者,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