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战争始末,辽:我不负卿,实卿负我

2020-10-09 15:20:03 作者: 宋辽战争始末

战争背景

由于政局动荡不安,迫使辽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仅在宋朝攻击北汉的时候予以军事支援,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公元969年,辽穆宗为近侍所杀,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即辽景宗。耶律贤即位后,对内积极改革,任用贤臣良将,与民休息,虚心纳谏求治,澄清吏治、宽减刑法;对外延续辽穆宗时期的政策,仍采取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

辽景宗

公元962至979年,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方针,逐步开展宋朝的统一战争。宋朝在对南方用兵时期,也曾数次对北汉进行试探性进攻,但每次进攻均遭辽援军阻挠而未果。公元964年,宋攻北汉辽州今山西,辽遣耶律挞烈率军6万往援。公元968年,宋再次攻北汉,兵围太原,辽又出兵援北汉。

尽管因为北汉问题,宋辽双方间接摩擦不断;但在宋太祖时期,宋辽双方大致保持和平关系,双方边境并未有过刀兵相向。即使在宋朝全力攻伐南方割据政权时,辽国也并无背后偷袭之举。在宋太祖统治末期,宋辽关系进一步升温,双方使臣来往不断。

宋太祖

宋太宗即位后,急欲有番作为,为自己正名,遂于公元979年,亲率大军攻北汉,先败辽援军,继破太原,最终灭亡北汉,战争颇为顺利。辽国面对自己的附庸国被灭,也只是派遣使臣前往宋廷责问,并无直接对宋朝发动战争意向。然而,宋太宗灭北汉后,未及调整军力,旋即亲率大军北上,意图一举夺取燕云十六州,宋辽战争就此爆发。

宋灭北汉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遗留问题: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后唐自立,向辽国求援。辽国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说白了就是后晋皇帝给辽国的劳动报酬。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攻辽,水陆并进,收复瀛、莫、宁三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关,欲攻取幽州时,因病重班师,不久便离世了。此后,宋太祖一直专注于平定南方各割据政权,没能拿下这片地区。燕云地区的缺失使得宋朝随时处于北方政权的威慑之下。

燕云十六州

战争第一阶段

战争初期,宋军连战连捷士气大振,宋军很快便进兵到幽州城下。而后大军继续围攻幽州城。辽景宗耶律贤闻知南京被围,于是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往救。耶律休哥自荐请缨,辽景宗便以耶律休哥统帅五院军之精锐驰赴前线。宋军围攻幽州久攻不下,士气低落。耶律沙大军至幽州,宋太宗督诸路军攻击,两军战于高梁河,耶律沙败退,宋军追击。耶律休哥率军前来救援,人人手持火炬直冲,宋军不知其多寡,不敢接战。耶律休哥先收容耶律沙败军,与宋军相持,然后与耶律斜轸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乘夜夹攻宋军。城中耶律学古闻援军已至,也开门列阵,四面鸣鼓。耶律休哥继续率部猛攻,宋军无法抵抗辽军的猛攻,只能纷纷后退。耶律沙从后面追击,而休哥与斜轸两军也对宋军实行超越追击。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溃不成军。宋太宗慌忙之中找了一辆驴车乘坐,急速南逃。

为防御契丹乘胜南下,宋太宗命崔翰与孟玄喆屯兵定州,崔彦进屯兵关南,刘廷翰为都钤辖与李汉琼屯兵镇州,由刘廷翰统一指挥。同时宋太宗又授诸将阵图,命令他们,如果契丹来犯,必须依图布阵。

宋太宗北伐

当年,辽景宗耶律贤果命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率兵数万自南京(幽州)分两路南下,企图进攻镇州。辽军进抵满城西集结。刘廷翰已率部列阵于徐河,崔彦进率所部潜师辽军侧后,对辽军形成夹击之势。右龙武将军赵延进,见辽军势盛,冒违诏改阵之罪,力主集中兵力对敌。监军李继隆附议,崔翰乃改八阵为二阵。宋遣使赴辽营诈降。韩匡嗣深信不疑,放松戒备,遭宋军突袭,辽军大败。韩匡嗣引兵向西溃逃,又遭崔彦进伏击,死伤甚众。宋军乘胜追击,又斩杀辽兵万余,获战马干余匹。耶律休哥整兵而战,宋乃罢兵。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