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木乃伊身上,竟藏着这种年轻的疾病

2020-10-26 16:08:24 作者: 千年木乃伊身

运动的螺旋体丨gfycat

回顾人类疾病史,我们会发现,除了伯氏疏螺旋体外,不少螺旋体其实都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引起钩体病的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spp.)、引起梅毒的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pallidum)、引起热带肉芽肿的梅毒螺旋体亚种之一(T. p. pertenue)等等。

电子显微镜下的梅毒螺旋体丨David Cox / CDC

从名字来看,螺旋藻、螺旋菌是两类容易与螺旋体混淆的微生物。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属于细菌这个大家族。不同的是,螺旋藻属于蓝细菌(确切地说是节螺藻属 Arthrospira 的几种细菌),存在于海洋中、为我们提供了绝大多数氧气的原绿球菌也是蓝细菌;“螺旋菌”则并非系统分类学概念,而是单纯从外观上将一些呈螺旋状的(且非螺旋体的)细菌归到了一起,比如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等,不同“螺旋菌”之间的关系可能相差很远。

钝顶节螺藻(左)和空肠弯曲菌(右)丨Joan Simon;Janice Carr

小心蜱虫,这很重要

让我们回到莱姆病。

如果被带有疏螺旋体的硬蜱叮咬,大约一周后,局部便可能出现红疹;这是莱姆病早期较为典型的症状,虽然不痛不痒,但红疹会逐渐扩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关节肌肉疼痛、心悸等问题可能随之而来,甚至发展出关节、神经方面的长期症状,挥之难去。好在莱姆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比较明确,因为螺旋体本质上是细菌,所以治病的主力就是抗生素。

莱姆病早期的典型红疹,有人形象地把它叫做“牛眼”(bull's eye)。虽然有药可医,但目前还没有被证实有效的莱姆病疫苗丨James Gathany / CDC

虽然硬蜱叮咬引发莱姆病的概率并不高,但我们仍不能太掉以轻心,因为莱姆病不是硬蜱传播的唯一疾病(还有巴贝斯虫病等),所以发现被叮咬后,及时除蜱是第一步;蜱虫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越短,螺旋体进入你血液的可能性就越小。通常的方法是找一把小镊子,尽可能靠近被咬出的皮肤,夹住蜱虫的口器,然后将其拔出;切记不要手捏虫子或左右摇拽,以免口器断裂在皮肤里。

蜱虫,宜夹丨CDC

这一步的难点有二:首先,自己不会除蜱(所以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及时就医);其次,一部分患者未曾发现自己被硬蜱叮咬过。春夏两季是硬蜱叮咬引发莱姆病的高发期,这期间的若虫通常只有几毫米长,非常不起眼;同时,若虫的分泌物会起到麻痹作用,降低人们对瘙痒疼痛的敏感性。

饱餐一顿的硬蜱,可能也只有这么大丨Thomas Hedden

最佳的“治未病”措施自然是避免被硬蜱叮咬。蜱虫偏爱潮湿的林地、灌丛、草丛和落叶堆,如果你想外出游玩,带好长裤、长袖、帽子、含有避蚊胺的驱蚊水,以及把裤腿扎进袜子里都是可行的个人防护手段;如果家有猫狗,给它们做好皮肤检查和定期驱虫也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与传染病相识相杀

莱姆病并非无药可医,而且目前看来几乎不会致命,然而人类所要面对的局面并不简单。有研究预测,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适合媒介硬蜱的栖息环境变多,人蜱接触的机会将相应增加——实际上,莱姆病的扩散已经发生。

在亚洲,人们发现了新的致病菌株;在欧洲,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英国每年确诊的莱姆病患者数量几乎一直呈增长趋势。相比之下,北美的形势更加严峻,莱姆病不断在加拿大境内扩张自己的势力;在美国,人们估计每年新增的病例数在三万到三十万之间。如果你关注北美娱乐圈,或许就会知道不少明星都曾有过同莱姆病抗争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