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他们课徒育人,流传下不少佳话。
了解民国大师们课徒的故事,“看看他们如何传道受业,如何设帐课徒”,对当今为人师者,大有裨益。
这也是《大师课徒》这本书的作者魏邦良先生的初衷。
李叔同一生经历丰富,身份多变,但无论身处哪种角色,他都是那么认真和纯粹。
做公子,则风流倜傥;当教师,则呕心沥血;为高僧,则弘扬佛法。
而他对待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身上散发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赤诚与热情”——比如,学生。
李叔同在浙江第一师范任教时,上第一堂课,就能够准确地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因为此前他早已熟读学生的名册。
初次见面,李老师的细致和热忱,便深深地折服了学生们。
李叔同担任图画与音乐两门课程的教师后,这两门原本在浙江第一师范备受学生“冷落”的课程,马上受到热捧。
根据李叔同的同事兼好友夏丏(miǎn)尊分析,原因一半是李叔同“对这两科实力充足”,另一半是他的“感化力大”。
学生们因为打心底里崇敬和佩服李先生,方才争先恐后地去听他的课。
在课堂上,李叔同多次向学生们灌输“先器识后文艺”的思想,也就是要学生们首先注重人格修养,再谈文艺学习。
有两位学生,牢记了李先生的教诲,后来分别成为音乐和绘画领域的一代大师,他们就是刘质平与丰子恺。
李叔同对这两位弟子悉心教导,热诚相助,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咱们先来说刘质平。
刘质平出身贫寒,学习刻苦。有一次,他拿着一篇习作请教老师,李叔同对他说,晚上8点在音乐教室见。
当晚,突降大雪,刘质平顶着寒风飞雪如期而至,却见教室之门紧闭,里面漆黑无比。刘质平便在走廊里徘徊。
十分钟后,教室突然大亮,李叔同从里面悠悠走出——原来他在考验这个学生,决定以后每周额外指导他两次。
后来,刘质平因病休学,李叔同去信宽慰弟子,说:“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并鼓励刘质平“镇定精神,勉于苦中作乐”。
在老师的鼓励下,刘质平在家边养病,边读书,学业大进;病好了以后,听从老师建议,留学日本。
后来,因为家境愈来愈糟,失去家庭资助的刘质平,眼看就要中断学业。李叔同听闻后,决定拯救弟子于水火,资助刘质平完成学业。
当时,李叔同的薪水并不高,家里负担又重,但他仍然慷慨解囊。
在给刘质平的信中,李叔同详细列出自己的收入和支出:
“每月薪水105元;上海家用40元;天津家用25元;自己食物10元;自己零用5元;自己应酬费、添衣物费5元。如此,每月可余20元。”
李叔同表示每月给刘质平邮寄这节余下来的20元,作为求学所需的资金,并说“是馈赠不是借贷,不必偿还”。
千万不要和其他的人说起这件事,要他安心读书。
可见李叔同资助弟子,完全是出于内心的善良,出于爱才,而非沽名钓誉。
李叔同在出家前,什么都已经放下,唯独放不下的。是远在日本的刘质平的学费。
他写信告诉弟子,自己在出家前,会借一笔钱给他作学费。
李叔同表示“余虽修道念切,然不忍置君事于度外”,如果钱可以借到,他再出家;如果借不到的话,他仍然会教书,资助到刘质平完成学业。
“君以后可以安心求学,勿再过虑。”
一诺千金的李叔同,对弟子深沉的关爱,显露无遗。
李叔同皈依佛门后,与刘质平的交往并未中断,仍时时去信交流。
李叔同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了刘质平非常大的帮助,影响了他的一生。
每次提起老师李叔同,刘质平都会忍不住流泪道:“老师和我,名为师生,情如父子。”
诚如斯言。
李叔同出家后,刘质平经常给老师寄去物品和用具,李叔同则以手书的条幅和佛经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