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四:孝公变法

2020-11-02 13:39:02 作者: 秦汉历史人物

失败。

军功爵位制使人人可以封侯,秦国制定了20等爵位,每个爵位对应有“军功”标准,完成“军功”,农民也能封侯;没有“军功”,贵族也没面子。于是秦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大家都为国家战斗,只杀战争中的敌人,只为高官厚禄杀人。这种用人头封官进爵的体制,使军队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东方六国之败从此时就埋下了种子。

纵观中国历史,涉及到政治经济变法的事件连绵不断。知名的有孝公变法、西汉末年王莽的托古改制、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推行汉化改制、唐德宗年间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和宋神宗(公元1067-1085年在位)变法、清末光绪帝1898年推行的戊戌变法,还有1978年的改革开放。

“变法”、“改革”两次含义基本相同,可以互换,“变法”常见于古代,“改革”多用于现代。在这些变法改革中,只有孝公变法与1978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彻底成功,其余的改革或变法大都以失败告终。

孝公变法是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的标志,代表着社会统治由封建贵族制向集权官僚制转变,这个社会转型始于东周末年,经过春秋战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还没有完成转变,西汉初年依然有封国存在,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彻底消灭封国,全面推行郡县制。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秦朝开启的是延绵两千年的皇权官僚专制时代,为这个时代揭幕的就是孝公变法。

1978年的改革开放成功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转型。第二次转型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我们简要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中变法众多,为什么只有孝公变法成功了,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一是顺应社会发展方向。秦国变法造就了新的社会受益阶层,即专业官僚队伍和自耕农阶层,这个受益阶层的壮大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他们代表着更高的生产效率。只有新阶层力量强大到能够抗衡和压制守旧派,克服贵族利益集团的阻挠,最终才确保了变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