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丨平台困局②:算法如何塑造骑手与消费者之间的敌意

2020-10-12 10:01:27 作者: 圆桌丨平台困

加入站点的骑手称为“专送骑手”,这些骑手与上述的第三方公司(代理商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或劳动合同(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骑手与美团之间只有用工关系而无劳动关系。专送骑手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也有每日在线的时长要求。由于配送范围几乎都在三公里以内,每一单的配送费都是相同的(早餐和夜宵时段会有相应的补贴)。专送骑手的收入除了配送费(单量乘以单价),还有一些补贴(例如从六月开始到八月,会有高温补贴),如果有超时或者被投诉的情况,则需要扣去罚款,站点在计算后按月发放骑手的工资。专送骑手配送过程中需要穿着美团的服饰、佩戴头盔,需要用美团的送餐箱,遇到各项问题时,一般都需要联系站长解决,专送骑手是美团骑手中的“正规军”。

相较于前两种骑手,众包骑手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App,登陆之后填写个人信息,简单注册就可以成为骑手,自由选择上线抢单送餐的时间,也没有专门设置人员对他们进行管理,遇到问题一般是通过电话联系美团的客服处理。众包骑手的配送费取决于每个订单的情况,货物重量和配送距离都会影响配送费。众包骑手的收入由配送费和奖励构成(奖励:比如平台系统里会推出“冲单奖”,当天送单达到一定数量,会有额外的现金奖励)。众包骑手在每天下线之后就可以直接提现。这类骑手并未签署任何劳动合同,根据目前中国劳动法的规定,既不属于劳动关系,也不属于劳务关系;近年来,不少众包骑手因送餐发生意外而与平台产生劳动关系纠纷,在法院的判例中,倾向于将骑手与平台的关系认定为居间关系:换言之,平台只是提供了信息服务,是一种媒介服务,因而平台与众包骑手之间并不存在雇佣关系。

关于骑手的内部分化,我认为不仅仅是区分了“普通骑手”和“精英骑手”这么简单。我们以美团为例,其实平台企业在对骑手的控制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分化策略。

首先是有专送骑手和众包骑手之分。如上所述,专送骑手指的是有站点和站长管理的骑手,专送骑手的单子由系统派发,配送范围一般在三公里半径以内(不过这是“直线距离”,或者“计算距离”,实际跑单过程中,路程往往超过三公里),每单的收入是固定的,工资一般月结。而众包骑手则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app填写信息,审核通过就能开始送单,众包骑手需要彼此竞争“抢单”,配送费根据单子的情况,比如远近距离,会有不同,工资可以随时提现,基本实现“日结”。

平台通过这种机制,把骑手分成不同的群体,让他们面对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从平台经营的角度来说,这样能够保证骑手运力的充足,在各种情况下(比如恶劣天气),订单都能被送到消费者手中;另一方面,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骑手对送外卖这个工作的定位是不同的,分而治之有效地保证了平台的订单能最大限度地被配送:有骑手愿意当成全职,从早餐送到宵夜,就有骑手愿意睡到自然醒,只抢价格高(但是配送距离非常远)的众包单。有几位美团站点的站长都不约而同地对我提到:一个站点有月入过万的单王,肯定也有永远赶不上早上十点开早会的“懒人”,但是,订单数量就只有那些,人人都从早跑到晚,那就谁也拿不到满意的工资。所以,这些永远只有午晚高峰才出现的“懒”骑手,在站长眼里,恰恰是骑手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角色。

此外,我也注意到美团推出的“乐跑计划”。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美团在许多城市开始推出针对众包骑手的“乐跑计划”。这项计划具体情况如下:从众包骑手中,如果是送餐服务好、订单准时送达率高、没有重大违规记录的“优质”骑手,就可以申请加入到乐跑骑手的团队中。平台提出,这些乐跑骑手享有优先派单的权利,而且平台承诺每个月的单量在一定数量以上;此外,在送餐配送费计算方式上,采用和专送骑手一样的计算方式,每单价格相同;同时,乐跑骑手也有了在线时长的要求,不再是随意上下线的工作状态;每个范围内的乐跑骑手团队会有一名队长,负责简单管理;最后,乐跑计划每个礼拜更新一次,只有在上一周的工作中表现合格者才能在下一周继续作为“乐跑”骑手送餐。